2022-09-20
2022年昆士蘭臨床指南發布了小于胎齡新生兒(SGA)臨床指南,對其定義分類、生長與健康、評估與診斷、支持性護理、出院隨訪等方面進行了更新和修訂。本文主要針對2022版指南更新內容進行解讀,以更好地指
2022-05-01
本研究為臨床護理人員提供了氣管插管新生兒口腔護理的循證依據, 應用證據應考慮臨床環境條件及新生兒的個性化評估, 注重證據的更新,以提升護理質量。
2022-02-15
美國臨床神經生理學協會已經發表了新生兒腦電圖監測指南,中國也發表了新生兒振幅整合腦電圖(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專家共識。
2022-01-15
新生兒低血糖高危因素眾多,嚴重持續的低血糖會導致不可逆的神經系統損傷,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負擔。早期規范的預防及臨床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兒低血糖及低血糖所致腦損傷的發生率。
2021-12-25
新生兒低血糖癥(NH) 是新生兒早期常見的代謝問題,但持續或反復性低血糖可能導致嚴重全身反應,直接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甚至引起永久性腦損害。
2021-10-19
高危新生兒是指在產前、產中、產后具有各種已知或潛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兒,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有1 000萬新生兒出生,10%~20%屬于高危兒,其中以早產兒為最多
2021-08-25
新生兒皮膚在生理和發育上與兒童和成人均不同[1,2],皮膚的功能和結構發育是動態的過程,懷孕第4周,胎兒已經有了兩層皮膚,底層細胞即基底層,外層細胞即表皮[3],表皮成熟在胎齡34周左右。
2020-07-30
為減少新生兒死亡、改善新生兒結局,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于2013 年提出“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技術&rdquo
2018-07-01
2018年7月,昆士蘭衛生組織(QLD)更新發布了新生兒呼吸窘迫包括CPAP的管理指南,該指南是對2014年版指南的修正,主要內容包括氧飽和度目標范圍更新,并添加相關術語,修正一些小的錯誤,增補第4部分安全和質量標準更新。
2018-02-20
"中國新生兒復蘇指南(2016年北京修訂)"于2016年7月在本刊發表后,受到廣大參加新生兒復蘇和危重癥診治的圍產醫學工作者的熱烈歡迎。該指南作為我國新生兒復蘇的指導性文件,對我國新生兒復蘇和危重癥急救,發揮了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由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心臟協會出版的《新生兒復蘇教程》(第7版)于2016年出版。中國新生兒復蘇項目專家組將其中主要的更新進行歸納總結,并結合我國現狀進行修改,經新生兒復
2017-06-30
我國目前開展的新生兒期疫苗接種主要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但由于中國藥典和預防接種管理部門制定的新生兒疫苗接種適應證、禁忌證及相關規定比較籠統,疫苗接種工作人員難以科學掌握;同時醫患關系緊張,偶發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被過度渲染等因素,也造成部分疫苗接種工作人員非常謹慎地將一些不必要的輕微癥狀或疾病也列為接種禁忌證。基于上述情況,旨在為從事新生兒疫苗接種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指導,相關專家結合國內外最新循
2016年11月,英國血液學標準委員會(BCSH)發布了胎兒,新生兒以及年長兒童輸血指南。該指南是對2004年BCSH新生兒和年長兒童輸血治療的修訂,目的是為胎兒,新生兒和年長兒童的輸血管理提供明確的臨床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