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循環衰竭(休克)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如嚴重膿毒癥病死率30%,而合并急性循環衰竭(休克)患者病死率可達50%。但目前我國尚無關于急性循環衰竭的共識或指南,而且臨床診斷標準不夠清晰。近年國際上陸續發表了數篇急性循環衰竭(休克)相關的文獻、共識和指南以便于規范其診斷和治療,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是在2014年發表的歐洲休克血流動力學監測共識,該共識提出了急性循環衰竭(休克)診斷的新觀點。為促進我國急診急
2019-06-27
2019年6月,歐洲呼吸學會(ERS)發布了急性呼吸衰竭胸部影像學檢查聲明,胸部影像學檢查在急性呼吸衰竭的診斷,監測和潛在疾病評估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用的檢查方法包括普通胸部X射線到CT,肺超聲以及PET-CT檢查等。本文是針對急性呼吸衰竭胸部影像學檢查方法進行了全面的回顧,針對每一項檢查評估的內容包括:適應證,技術因素,肺形態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與機械通氣潛在的相互作用。
2016-08-30
急性循環衰竭( 休克) 是以微循環功能障礙為基礎組織低灌注、多器官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病情危重。需要提高早期識別和診斷能力,早期采取針對性的個體化綜合干預措施,以改善組織灌注和氧供為中心穩定生命體征,保護器官功能,去除病因和誘發因素,并通過血流動力學檢測,進行危險度分層和預后評估。《急性循環衰竭中國急診臨床實踐專家共識》的發布,有助于提高我國急診科對急性循環衰竭( 休克) 的早期識別、
2024-06-15
基于問卷調查的結果,中國專家組提出了一系列推薦意見用于慢性腎臟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優化RAASi應用和高鉀血癥管理。?
2024-11-28
本研究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營養管理的最佳證據進行總結,內容具有一定科學性和實用性,可為臨床醫護人員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營養管理提供參考。
2019年6月,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更新發布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管理共識建議,第一版 APASL慢加急性肝衰竭于2009年發布,APASL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聯盟共識于2014年發布,本文是在2014年版共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更新,主要內容包括慢加急性肝衰竭相關定義,治療,肝移植以及兒童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等。
2022-02-01
慢加急性肝衰竭逐漸成為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該指南指出了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代表了美國胃腸病學會的官方臨床建議。使用推薦分級、評估、制定與評價(GRADE)對指南提到的
兒童急性肝衰竭是一種罕見的、進展迅速的臨床綜合征,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其臨床管理依賴于強化臨床護理和支持,通常需要多學科醫生合作。本文通過介紹兒童急性肝衰竭的診斷、管理、病理生理學以及相關結局等方面的最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礎上,由各種誘因引起以急性黃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礙為肝衰竭表現的臨床癥候群,以慢性肝病急性失代償、多臟器功能衰竭及高病死率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