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導讀】長期隨訪結果:PegIFNα治療誘導的HBsAg清除持久性佳,停藥后長期隨訪的HBsAg清除持久率約85%
天津三中心醫院研究顯示,PegIFNα-2b 治療獲 HBsAg 清除的慢乙肝患者,停藥后中位隨訪 73.3 周,持久率 84.97%,逆轉多在 48 周內,再治療清除率 78.57%。
雨露肝霖 - 乙肝,HBsAg - 2025-07-30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結合內鏡與組織學的囊袋炎評估新工具
API在多項指標上表現出高度的內外部可靠性與較強的響應性,優于現有多種內鏡評分標準;該指數為囊袋炎的臨床研究和治療效果評估提供了科學、客觀且實用的量表工具。
MedSci原創 - 消化內鏡,膽囊炎 - 2025-07-30
npj Digital Medicine:人工智能與智能手機視頻實現嬰兒癲癇痙攣自動識別
通過社交媒體公開視頻,構建了迄今最大規模的嬰兒癲癇痙攣(ES)視頻數據集,解決了罕見病數據稀缺問題。基于最新視覺Transformer基礎模型,結合LoRA微調技術,模型實現了高達0.96的AUC
MedSci原創 - 罕見病,嬰兒癲癇痙攣,嬰兒癲癇痙攣綜合征 - 2025-07-30
馬尾神經綜合征:定義、癥狀、分型及診療
馬尾神經綜合征(CES)作為一種臨床少見卻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急性疾病,其定義與分類的統一對診斷、治療及醫患溝通至關重要。
疼痛康復研究 - 馬尾神經綜合征 - 2025-07-30
Trends in Genetics:從罕見病到常見病的轉化之路——基因變異如何引領新療法探索
罕見遺傳性疾病與常見復雜病癥共享核心分子機制,為精準醫療打開新思路。基因組學技術、人工智能和多組學的應用,驅動罕見病致病變異的功能解析,加速轉化至常見病治療策略的開發。
MedSci原創 - 基因變異,罕見病 - 2025-07-30
【STTT】分子分型指導的免疫化療治療復發難治DLBCL,瑞金醫院GUIDANCE-06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開展了一項單中心Ⅱ期GUIDANCE-06研究,旨在評估基于分子分型指導的免疫化療方案(R-ICE-X)在R/R DLBCL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
聊聊血液 -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GUIDANCE-06 - 2025-07-30
千萬級中國人體檢數據解讀 2024:超半數成年人面臨肥胖或超重問題
千萬級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肥胖標化率 16.3%,超重或肥胖 51.4%,男性、北方及中老年群體高發,需重視防控。
美年健康研究院 - 肥胖,超重 - 2025-07-30
Nature Biotechnology:AI算法讓RNA調控研究“坐上高鐵”,一舉揭秘4億年進化路標
研究團隊構建了涵蓋 690 種真核生物 34,746 個 RNA 結合蛋白(RBP)結合基序的 EuPRI 資源庫,揭示了 RNA 轉錄后調控的進化動態與基因調控功能,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生物探索 - RNA結合蛋白,結合基序 - 2025-07-30
病例分享:這個結節密度很淡,為何我仍認為可以考慮手術?怎樣的微浸潤性腺癌是手術的最佳時機?
67 歲患者右肺下葉磨玻璃結節隨訪 7 年,密度略增,考慮微浸潤性腺癌,行楔形切除術后恢復好。提示外周可楔形切除的此類結節或為手術佳機。
葉建明說結節 - 肺結節,微浸潤性腺癌 - 2025-07-30
回旋支急性閉塞球囊擴張后血流中斷,你會如何處理?
67 歲男性突發急性下壁心梗,急診 PCI 中回旋支反復閉塞,經溶栓、擴張及支架植入后血流恢復,提示需提前處理高血栓負荷以防無復流。
DrKing道金醫學 - PCI,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2025-07-30
Adv Sci:河北醫科大學趙連梅/單保恩研究發現索拉非尼通過上調TRIM21抑制食管鱗癌生長
該研究發現TRIM21是一種新型的E3泛素連接酶,可靶向ID1在賴氨酸91位點進行K11連接的泛素化。
iNature - ESCC,Trim21 - 2025-07-30
Nature:腸道“第六感”:你的腸道菌群如何悄悄告訴你“別吃了”?
研究發現人體存在 “神經生物傳感” 這一全新感覺,結腸中的 PYY 腸內分泌細胞可通過 TLR5 識別細菌鞭毛蛋白,經迷走神經快速向大腦傳遞信號以抑制進食,為理解食欲調控及代謝疾病提供新視角。
生物探索 - 腸-腦軸,神經生物傳感 - 2025-07-30
Phytomedicine:葛根芩連片減少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相關不良事件
本研究揭示GQT顯著降低了irAEs發生率,尤其減少了多系統嚴重不良事件的出現,且延緩了irAEs的發作時間。
MedSci原創 - 非小細胞肺癌,葛根芩連片 - 2025-07-3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