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認知損害模式更偏向AD還是VaD?
血管性認知障礙(VCI)是指主要由腦血管病及其危險因素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是我國60歲及以上人群認知障礙的第二大原因。目前VCI尚無特效的治療手段,但早期識別和預防有助于降低發病風險,改善患者預后。
神經科學論壇 - 阿爾茨海默癥,血管性癡呆 - 2025-07-09
從肩胛骨、斜方肌,看肩頸疼痛根源
久坐等習慣致肩頸疼痛高發,與肩胛骨、斜方肌密切相關。肩胛骨位置異常、斜方肌功能紊亂可引發疼痛惡性循環,需通過姿勢評估、肌肉觸診等篩查,可通過姿勢矯正、針對性運動等自我管理。
疼痛康復研究 - 斜方肌,肩頸疼痛 - 2025-06-07
慢性心衰的中醫藥治療(上):辨證分型
2024 年心衰指南推薦芪藶強心膠囊和芪參益氣滴丸,中醫將心力衰竭歸為多種病癥范疇,分 3 種基本證型。中西醫對心衰認識有相通處,結合二者有助于提高診療效果。
心血管時間 - 心力衰竭,中醫診療 - 2025-04-17
每9個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圖發布,患者人數高達5.89億
IDF 發布第 11 版全球糖尿病數據,成人患者眾多且將增,近半未診。更新 2 型糖尿病管理建議,涉及篩查、血糖控制、治療方案、體重、心腎保護及 MASLD 管理等,強調綜合干預。
醫學新視點 - 糖尿病,臨床管理 - 2025-04-09
【協和醫學雜志】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后早期安全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過回顧性分析,探究SLE患者行THA術后30 d內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和借鑒。
協和醫學雜志 - 系統性紅斑狼瘡,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 2025-02-21
日本常用的漢方300首方劑、十大日本漢方
漢方可謂是一門以人體的治療反應為基礎的系統化醫學。起源于中國古代的這門經驗醫學約在5~6世紀傳入日本。漢方根據日本的水土和氣候條件以及日本人的體質,獨自發展起來,演變成為日本的傳統醫學。17世紀左右,
MedSci原創 - 漢方醫學,日本漢方 - 2025-01-22
新發突發呼吸道傳染性病原微生物分級檢測專家共識(2024)
本共識旨在建立我國新發突發呼吸道傳染性病原微生物分級檢測流程,為臨床提供科學、有效、精準的呼吸道傳染性病原體診斷策略。
協和醫學雜志 - 專家共識,新發突發呼吸道傳染性病原微生物分級檢測 - 2025-01-17
與肩、肘、腕、髖、膝、踝相關的 13 個軟組織疼痛病癥
本文介紹人體六大關節(上肢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下肢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出現疼痛時可能涉及的多種疾病,涵蓋各疾病病因、癥狀、檢查方法及相應治療手段等內容。
疼痛康復研究 - 關節疼痛,疾病診斷 - 2024-12-20
頭痛久治不愈?“罪魁禍首”或為枕下肌群
文章聚焦枕下肌群,介紹其解剖、功能,闡述與頭痛的關系,包括肌肉緊張、神經壓迫、頸椎功能紊亂導致頭痛的原理,還講了診斷方法、自我按摩方式、治療藥物和中醫治療,以及預防措施。
疼痛康復研究 - 頭痛,枕下肌群 - 2024-11-20
CGP綜述與專論 | 糖尿病前期中西醫結合早期診斷的國內外進展與挑戰
本文從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兩個角度梳理了糖尿病前期的起源與定義,發現早在《素問》成書時,中醫學便已對"脾癉"形成了一定的認識。
中國全科醫學雜志 - 糖尿病,早期診斷 - 2024-11-14
?王共強:從肝論治產后抑郁癥(PPD)
本文闡述產后抑郁癥的危害、與 “肝主疏泄” 理論的關聯,分析其病因病機、常見證型和中西醫治療現狀,強調中醫從肝論治且需完善中西醫結合體系來提高療效。
神經科學論壇 - 產后抑郁癥,肝主疏泄 - 2024-11-13
【協和醫學雜志】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多學科診療專家共識(2024)
共識主要使用者包括各層級醫療衛生機構中為PNH患者實施診斷和治療的多學科醫護工作人員。
協和醫學雜志 - 專家共識,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 - 2024-11-01
論著|重癥肌無力患者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產物的變化
本研究用16S rRNA及氣相色譜質譜技術檢測MG患者的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產物,期望為研究MG發病機制尋找新線索。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腸道菌群,重癥肌無力 - 2024-10-2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7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