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滴血識天命:解碼血液中的“生命藍圖”,能否預見你的健康未來?
《Nature Medicine》研究繪制人類循環造血干細胞 “活地圖”,揭示其個體差異、衰老及性別影響,且基于此構建的模型可精準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生物探索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循環造血干細胞 - 2025-07-02
高熱、抗生素無效,這種病和感冒相似,極易被誤診!
川崎病好發于 5 歲以下兒童,以高熱、皮疹等為特征,易因癥狀類似流感被誤診,可致心血管等并發癥,需依發熱及臨床表現診斷,治療以大劑量 IVIG 和阿司匹林為主。
MedSci原創 - 兒童,川崎病 - 2025-06-23
警惕!我國進入 A 族鏈球菌夏季流行季,兒童成防護重點
我國多地進入 A 族鏈球菌夏季流行高峰,該菌通過飛沫等傳播,可致猩紅熱等,癥狀有發熱、皮疹等,診斷靠培養等,治療以青霉素類為主,需做好家庭護理。
MedSci原創 - 猩紅熱,A 族鏈球菌 - 2025-06-21
有很多人認為果糖不健康,你能全面分析一下果糖對健康的影響?
天然果糖(水果/蜂蜜)與工業果糖(高果糖玉米糖漿)在代謝路徑上完全一致,但實際健康影響差異巨大
MedSci原創 - 水果,果糖 - 2025-06-16
Nature Medicine:你是“米飯星人”還是“面包星人”?研究揭示:你的“升糖人設”暴露了代謝健康水平
《Nature Medicine》研究發現,個體對碳水化合物的血糖反應差異顯著,不存在普適的 “升糖食物”,且反應模式與胰島素抵抗、血壓等代謝健康指標相關,控糖需個性化策略。
生物探索 - 碳水化合物,血糖反應 - 2025-06-13
這種紅色水果竟是天然 “降糖藥”?研究證實:血糖、血脂、心臟都變好了
研究顯示,每日攝入 2.5 份凍干草莓可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島素抵抗、血糖及心血管代謝指標,其生物活性成分作用機制待進一步研究。
MedSci原創 - 2025-05-29
當心!一省確診1542例!疾控緊急提醒:這種傳染病進入高發期,無疫苗可預防
4月18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文提醒,按照廣州市往年流行特點,廣州市在4-6月份會出現猩紅熱季節性流行高峰。此病目前暫無疫苗,但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有效預防。
MedSci原創 - 猩紅熱 - 2025-05-24
抗生素都用上了,仍反復發熱!這種兒科常見病千萬別誤診
川崎病是好發于嬰幼兒的急性血管炎,以高熱、皮疹等為特征,易與感染性疾病混淆,未及時治療可致冠狀動脈病變。治療以丙種球蛋白、阿司匹林為主,IVIG 無反應者需聯合激素等。
MedSci原創 - 血管炎,川崎病 - 2025-05-23
靠吃水果穩住血糖?臨床實測:這類常見水果吃 12 周,血糖、體重、血脂同步改善,并降低炎癥,促進心臟健康
內華達大學研究表明,每日 2.5 份草莓經 28 周干預,可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血脂及炎癥狀態,證實功能性食物的慢性病預防價值。
MedSci原創 - 糖尿病前期,草莓 - 2025-04-30
棘手且無解的問題:宮腔粘連!
Zhang 等研究影響 TCRA 預后因素,指出術后再用阻隔凝膠可降復發風險,慢性子宮內膜炎等會增加風險,宮腔粘連研究仍待深入。
生殖醫學論壇 - 宮腔粘連,TCRA - 2025-04-10
應用生活方式醫學優化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結局的研究進展!
本文系統回顧和總結了生活方式醫學與ART結局之間的緊密聯系,深入探討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優化ART的效果,以期為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指導,最終促進ART的成功應用。
生殖醫學論壇 - 輔助生殖技術,生活方式醫學 - 2025-04-03
MC Pediatr:N-乙酰半胱氨酸治療輪狀病毒胃腸炎患兒的療效評估
NAC雖可能縮短腹瀉持續時間并減少排便頻率,但差異未達統計學顯著性。
MedSci原創 - N-乙酰半胱氨酸,輪狀病毒胃腸炎 - 2025-03-3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0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