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首都醫科大學盧潔等團隊合作構建合成黑色素的工程益生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該研究旨在消除氧化應激并恢復腸道微生物群平衡。益生菌的作用效果會受到胃腸道疾病的影響,干擾其粘附和活性。
iNature - 益生菌,潰瘍性結腸炎 - 2025-06-13
浙大附屬邵逸夫醫院劉欣研究員ACS Nano:打破骨骼與腸道的“壁壘”——抗擊骨質疏松的新思路
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蜂膠在調節腸道菌群方面的作用,還展示了其在抗骨質疏松中的獨特機制。
BioMed科技 - 骨質疏松,腸道菌群 - 2024-09-20
Cell子刊:中國科學院魏煒、馬光輝聯合北京大學崔一民開發了一種工程化益生菌通過恢復腸道菌群和氧化還原穩態來改善潰瘍性結腸炎?!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工程化益生菌通過恢復腸道菌群和氧化還原穩態來改善潰瘍性結腸炎。
iNature - 腸道菌群,潰瘍性結腸炎,工程化益生菌 - 2024-08-29
J Cosmet Dermatol:含有薄荷醇、水楊酸和泛醇的熱處理發酵粘液乳桿菌LM1020 可促進雄激素性脫發患者的頭發生長并調節頭發頭皮微生物組平衡:雙盲、隨機和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
HT-LM1020 可誘導 HFDPC 細胞增殖。此外,HT-LM1020 與薄荷醇、水楊酸和泛醇一起使用,可顯著改善 AGA患者的癥狀。
MedSci原創 - 雄激素性脫發,發酵粘液乳桿菌 - 2024-06-08
青春期子宮內膜異位癥高危因素研究進展!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青春期EMs高危因素相關文獻復習及歸納總結,試圖早期識別青春期EMs,或通過減少高危因素的暴露來控制甚至逆轉疾病的進展,保護遠期生育能力。
生殖醫學論壇 - 子宮內膜異位癥,青春期 - 2024-05-10
膿毒癥器官功能衰竭的機制及治療
目前對膿毒癥的治療旨在通過提供快速控制感染、血流動力學穩定和盡可能的器官支持來限制器官功能障礙的發展,以確保器官功能恢復。
重癥醫學 - 膿毒癥,器官功能障礙 - 2024-04-05
輸卵管梗阻、積水是慢性子宮內膜炎發生的危險因素?
本研究對因不孕癥在本中心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通過分析探究CE發病的危險因素,為及早發現CE并做出及時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生殖醫學論壇 - 慢性子宮內膜炎,輸卵管梗阻,積水 - 2024-02-04
Clin Transl Med:沈琳團隊發現乳酸菌可能促進胃癌免疫療法療效
乳酸菌相對豐度較高的患者擁有更高的微生物組多樣性,對抗PD-1/PD-L1免疫療法的反應明顯更好。
轉化醫學網 - 乳酸菌,胃癌免疫療法 - 2023-07-10
一文讀懂 | 白帶常規檢查附常見陰道炎種類、癥狀及生理性和病理性白帶的區別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就是俗稱的“霉菌性陰道炎”。最典型癥狀是外陰瘙癢,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嚴重時甚至可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白帶呈豆渣樣或者凝乳塊樣,無特殊氣味。
檢驗之聲 - 陰道炎,生理性和病理性白帶的區別 - 2023-02-22
一文讓你變成胃腸黏膜保護專家(深度好文,建議收藏)
胃黏膜保護藥是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輔助治療用藥。對于胃炎合并胃黏膜糜爛、出血和癥狀明顯的患者,應用胃黏膜保護藥可促進胃黏膜糜爛愈合。
胃腸病 - 胃腸道黏膜屏障與防護,胃黏膜屏障,黏液和腸上皮細胞 - 2022-12-26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腸道菌群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早期診斷上優于宮頸粘液菌群
子宮內膜異位癥(EM)是一種雌激素依賴的女性常見病,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種植生長,盆腹腔是其最常見的發病部位。EM可致痛經、不孕、盆腔粘連,甚至惡變。由于病因不明。
“生物世界”公眾號 - 子宮內膜異位癥,腸道細菌 - 2021-12-2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