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 J Cancer:抗生素使用與結直腸癌風險的關系
尚不清楚這種關聯是否具有因果關系,需要更多的機制研究進一步闡明藥物與微生物組之間的相互作用。
MedSci原創 - 結直腸癌,風險,抗生素 - 2020-09-25
Crit Care:疑似侵襲性念珠菌病患者基于(1,3)-β-D-葡聚糖的經驗性抗真菌治療
在重癥膿毒癥患者中,入住ICU并伴有浸潤性念珠菌病風險的患者,采用(1,3)-β-D-葡聚糖指導策略可以減少經驗性抗真菌治療的持續時間。但是,該策略的安全性需要在未來大型的多中心臨床試驗中進一步驗證。
MedSci原創 - 疑似侵襲性念珠菌病,(1,3)-β-D-葡聚糖,經驗性抗真菌治療 - 2020-09-15
JAHA:生長分化因子15和NT-proBNP作為血管性腦損傷和癡呆癥的生物標記
血漿GDF15和NT-proBNP升高與60歲以上參與者磁共振成像血管性腦損傷、較差的神經認知功能以及發生癡呆的風險增加有關。
MedSci原創 - 癡呆癥,NT-proBNP,生長分化因子15,血管性腦損傷 - 2020-09-15
Crit Care:體重指數與敗血癥相關死亡的長期風險
體重過輕、正常偏低體重和腹部肥胖與敗血癥相關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體重不足和肥胖的雙重負擔表明中低收入國家面臨著沉重的敗血癥負擔。
MedSci原創 - 體重指數,長期風險,敗血癥相關死亡 - 2020-09-03
JAHA:COVID-19患者心臟受累的臨床特征和危險因素
COVID-19患者心臟受累很常見。CRP水平升高、老年、潛在合并癥和NCP嚴重程度是COVID-19患者心臟受累的主要危險因素。為了降低死亡率,在COVID-19治療期間應更加注重心血管保護。
MedSci原創 - 危險因素,臨床特征,心臟受累,Covid-19 - 2020-08-18
AAD 2020:3期臨床證實IL-17A/IL-17F單抗Bimekizumab治療牛皮癬,優于IL-12/IL-23單抗ustekinumab
與接受L-12/IL-23單抗Stelara(ustekinumab)的患者相比,接受bimekizumab治療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皮膚改善。
MedSci原創 - 牛皮癬,IL-12/IL-23單抗ustekinumab,IL-17A/IL-17F單抗Bimekizumab - 2020-06-13
Diabetes:血糖、認知功能、大腦結構與癡呆之間的關系
很少證據表明T2D或外周血糖的遺傳工具與中年認知和大腦結構的指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MedSci原創 - 血糖,癡呆,認知功能 - 2021-03-07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