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癥一亞重癥器官康復專家共識 ——肺康復篇
本文旨在初步搭建器官(肺)康復理論的系統框架,提高器官(肺)康復相關技術在疾病重癥一亞重癥階段中的可操作性,為醫療機構規范實施器官(肺)康復提供工作思路和標準參照。
中國呼吸治療 - 肺康復,器官康復 - 2025-06-03
徐萬海院長:分子影像助力腫瘤的精準診療
徐萬海教授在乳腺腫瘤論壇報告指出,盡管手術技術進步,但腫瘤患者生存率改善不明顯。分子影像技術可助力腫瘤精準診療,其團隊研發多種分子探針,進行臨床前評價與臨床轉化,還研發近紅外膀胱鏡。
醫悅匯 - 分子影像,腫瘤精準診療 - 2025-03-25
感染通鑒錄 | 當碎石術遇上"銅墻鐵壁"菌,這場攻堅戰如何破局?
本例患者為CRKP,在最初使用碳青霉烯類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改用頭孢他啶-阿維巴坦聯合磷霉素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指標均有明顯改善,感染控制良好。
感染前沿 - 血流感染,鈥激光碎石術,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 2025-02-14
Nature:從胚胎發育到病理狀態:鐵死亡如何協調大規模細胞死亡
該研究通過展示鐵死亡如何作為觸發波在細胞間傳播,為大規模細胞死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也揭示了鐵死亡在胚胎發育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探索 - 胚胎發育,鐵死亡,ROS反饋環路 - 2024-07-15
Nature Medicine:革命性神經假體:增強肌肉傳入信號,實現生物仿生步態
研究提出新神經假體接口,增強截肢者殘余肌肉傳入信號,改善步態。14名參與者實驗表明,接口顯著提高步行速度等,為恢復截肢者步態提供新思路。
生物探索 - 神經假體接口,殘余肌肉傳入信號 - 2024-07-04
【專家述評】| 2023年度婦科惡性腫瘤治療進展及展望
本文現針對2023年婦科惡性腫瘤治療進展進行綜述,以期更好地指導婦科惡性腫瘤個體化精準治療。
中國癌癥雜志 - 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治療進展,婦科惡性腫瘤 - 2024-05-18
Ⅳ期原發性肺癌中國治療指南(2023年版)
原發性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2016年中國肺癌新發病例約82.8萬例,死亡病例約65.7萬例。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發現手段,導致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診時已是Ⅳ期。
e藥安全 - 2023-02-02
ARB不僅降壓,還能提高口腔鱗狀細胞癌生存期?!
接受ARB治療至少180天的患者表現出更好的OS。此外,在可手術的III、IVa和IVb期OSCC患者中,使用ARB與更明顯的生存獲益有關。
MedSci原創 - 口腔鱗狀細胞癌 - 2022-11-30
第八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揭榜!童朝暉、徐兵河、郭衛、杜斌、趙揚玉、張羅等上榜
童朝暉等10人榮獲第八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稱號,栗光明等20人榮獲第八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提名獎。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 - 首都十大健康衛士 - 2022-08-18
JBC:在白血病細胞中靶向致癌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新型呋喃苯甲酰胺抑制劑的發現
SBI-2130、SBI-4668和相關類似物可能不與催化口袋中的磷酸鹽結合環結合。
MedSci原創 - 白血病 - 2021-12-16
兩院院士大會,你讀懂了多少科技創新內容?全文和重點都在這里!
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
新華社 - 院士 - 2021-05-30
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二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二版)的通知。
國家衛健委 - 新型冠狀病毒 - 2021-04-15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健康衛生醫療科技重點一覽
3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網正式公布了《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醫谷網 - 腦科學,生物科學 - 2021-03-1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