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ancer: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方法全面解析!
本文全面回顧了小細胞肺癌(SCLC)免疫治療的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當前獲批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新興免疫策略及其臨床研究進展。
BioMed科技 - 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 - 2025-06-23
熱議!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退學,近萬名網友直呼太可惜、不理解!超50%博士會退學,博士為何難畢業?導師崗位是時候要規范了
熱議!協和醫學院博士退學,你怎么看?
MedSci原創 - 2024-02-04
“頸椎病”竟是枕骨大孔腦膜瘤引起!易誤診、漏診,手術易致殘、昏迷怎么辦?
隨著神經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神經外科顯微鏡、神經電生理檢測、術中MRI導航等先進醫療設備的應用,配合主刀醫生的精湛技術,可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手術風險,幫助患者提高術后生活質量。
INC國際神經科學 - 病例,枕骨大孔腦膜瘤 - 2022-08-12
復旦通識·學人疫思|郁喆雋:疾病、災難與科幻——哲學反思
【編者按】疫情之下,“復旦通識”組織“學人疫思”系列,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校內不同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對疫情展開不同角度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疫情,災難,哲學 - 2020-03-10
眾望所歸伍連德,誰人曾記吳又可
值此庚子年新春佳節的大年初二,又是全國人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關鍵時刻,朋友圈也是一律免卻了往年常見的拜年祝福,平添了許多轉發疫情變化和防范措施的文章,昨天也看到很多朋友再次轉發17年前抗擊SARS戰役時網絡科普作家京虎子撰寫的回憶伍連德一文,又再次把我們的視線拉回了1911年的中國東北抗擊鼠疫戰場。 在中國的傳染病防治中
懶道人 - 伍連德,吳又可 - 2020-01-26
抗癌藥進醫保卻開不到:指定藥房有,建議多方位推動藥品降價
近日,一篇《抗癌靶向藥,卻在進入醫保后消失了!》的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報道內容顯示,不少癌癥患者稱,很多腫瘤藥物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后,反而在醫院“消失”,開不到了。《法制日報》記者對此咨詢了江西省某市醫保局工作人員李龍(化名)。李龍告訴記者:“這種情況確實會存在。”據李龍介紹,抗癌靶向藥具有有效性和價格昂貴的特點,其中大部分藥品只能在指定的藥房購買,而不是通過醫療機構,且需要審批,病癥和所購買藥品
法制日報 - 抗癌藥,醫保,藥房 - 2019-07-01
抗癌藥品納入醫保后消失?專家:政策落地尚需時日
近日,一篇《抗癌靶向藥,卻在進入醫保后消失了!》的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報道內容顯示,不少癌癥患者稱,很多腫瘤藥物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后,反而在醫院“消失”,開不到了。《法制日報》記者對此咨詢了江西省某市醫保局工作人員李龍(化名)。李龍告訴記者:“這種情況確實會存在。”據李龍介紹,抗癌靶向藥具有有效性和價格昂貴的特點,其中大部分藥品只能在指定的藥房購買,而不是通過醫療機構,且需要審批,病癥和所購買藥品
法制日報 - 醫學人文 - 2019-07-01
延禧攻略的高貴妃究竟死于哪種細菌感染?
像高貴妃被超高溫度的鐵水大面積燙傷,往往導致全層皮膚的深度燒傷(醫學上稱為Ⅲ度燒傷),非常嚴重,救治難度很高。就算高貴妃活在現代,醫院各種有創檢查和治療(如氣管切開、留置導尿、動靜脈置管等)、血液制品的輸入、和抗菌素長時間全身應用都是會可引發或導致感染,如果不幸的再感染“超級細菌”,再加上像高貴妃這樣“不配合”的病人,高貴妃還是有可能會全身感染而亡!
檢驗醫學 - 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鮑曼不動桿菌 - 2018-08-29
【健康養生】國醫大師鄒燕勤:飲食運動與情志,三者結合最養生
皮膚無斑,面色紅潤少紋,頭發濃密,思維活躍,精力十足,今年85歲的鄒燕勤,看起來就像五十多歲。談及自己的養生方法,她認為,飲食、運動和情志,三者相結合,是保養身心、強身健體的最好方法。
中國中醫 - 健康養生,國醫大師,鄒燕勤,飲食,運動,情志 - 2018-05-10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