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利尿的抗菌消炎中成藥——癃清片
現代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少人存在久坐,憋尿,熬夜等習慣,導致尿路感染等泌尿疾病,遭遇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適癥狀的圍攻,其中尿路感染是發病率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感染性疾病。
網絡 - 2024-06-07
醫史:金元四大家的醫學故事
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時期(公元1115-1368年)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代表了四個不同的學派。劉完素認為疾病多因火熱而起,在治療上多運用寒涼藥物,固此稱之為寒涼派。張從正認為治病應著重驅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療方面豐富和發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稱“攻下派。”李杲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在治療上長于溫補脾胃,因而稱之為“補土派”。朱震亨認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MedSci原創 - 醫史,金元四大家 - 2018-07-14
肺里有三千毫升泥漿總咳嗽 他相信這個能清肺?!
咳嗽一年多,竟在肺里發現3000毫升“泥漿”!楊先生主要工作就是大理石等石料的切割,由于嫌麻煩幾乎從來不戴口罩,而且他認為吸入的粉塵量不大,所以主要靠每天吃木耳、豬血等食物進行清肺,看到有時排出的黑色大便,楊先生也認為是排毒的表現。清肺食物并不靠譜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診斷為塵肺病合并肺泡蛋白沉著癥。原來雙肺充滿粉塵,是導致楊先生咳喘不止的真正原因。呼吸科主任張繼先:“很多人認為木耳、豬血、鴨血等食
健康時報網 - 泥漿,肺部,咳嗽 - 2017-09-19
奚永江:夏治三伏行針忙,伏針療法能治哪些病
每年入伏后,是中醫“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人們廣為熟知的是穴位敷貼法,其實,“伏針、伏灸”療法具有辨證論治的特點,個體化治療的優勢更受醫生和患者青睞,正所謂“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伏針”療法自古已有每年三伏天,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針灸門診量激增,每個診室門口都排滿了等待接受“伏針”治療的患者。其實,“伏針”療法自古有之,早在《內經》中就有夏日用針之說。汪機于《針灸問對》中引朱丹溪
澎湃新聞 - 中醫,伏針 - 2017-07-28
花粉刺激易誘發過敏性鼻炎,中醫針灸按摩可防治
中醫稱為鼻鼽又稱鼽嚏。過敏性鼻炎的發生須具備兩個條件:一、病人為過敏體質(即特應性個體),其黏膜
澎湃新聞 - 過敏性鼻炎,中醫針灸 - 2017-04-11
半夏:一面天使 一面魔鬼
喜歡“半夏”二字,半夏時節,自然界的所有色彩都是獨特。半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草藥,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濕痰。有一段時間,我因自學考試心情有些緊張。梳頭時,發現鬢間好端端的頭發,無理由地禿了銅錢般大小,忙去找尋偏方。同事告訴我,半夏可生發,絞半夏鮮莖取汁,然后放鍋內,用火燒開,冷卻后待用。眉毛或頭發脫落處,取藥液涂患處,每日兩次,經常涂用,有助眉毛、頭發生長。半
健康報 - 半夏,中藥 - 2015-08-28
肥胖相關性腎病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嚴峻問題在美國從上世紀60年代至2004年成人肥胖的發病率從13%增至32%至2004年美國有66%成人和16%兒童和青少年屬于超重或肥胖。 中國的肥胖情況也不容樂觀根據中國家庭營養健康調查數據從1993年2009年男性肥胖比例從2.9%增至11.4%女性從5.0%增至10.1%。 肥胖作為一種特殊的疾病狀態會促進多種疾病的
臨床腎臟病雜志 - 肥胖,腎病 - 2013-12-17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