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著】|SEC14L1P1對口腔鱗狀細胞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
本研究探究SEC14L1P1在OSCC細胞系中的表達特征、定位情況,以及其表達水平的變化對OSCC細胞增殖、遷移和EMT的影響,從而為尋找OSCC的有效治療靶標提供新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向。
中國癌癥雜志 - 口腔鱗狀細胞癌,SEC14L1P1 - 2025-05-17
綜述|功能磁共振成像評估抑郁癥心理治療后腦功能變化研究進展
本文對不同心理治療后抑郁癥患者fMRI特征性腦區或腦網絡改變進行綜述,以期為抑郁癥患者心理治療結合腦影像學研究的未來方向做出探討。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 抑郁癥,功能磁共振成像,心理療法 - 2024-11-05
好文推薦 | 外周血腦細胞來源細胞外囊泡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生物標志物研究進展
本篇綜述首先概述了細胞外囊泡,同時對目前使用的用于富集外周血不同BCDEVs特異性分子標記物進行概述,最后重點介紹了外周血BCDEVs在CNS疾病中的應用,以闡明其作為生物標志物的潛力。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細胞來源細胞外囊泡 - 2023-11-12
北大謝曉亮教授:單分子技術透視生命之謎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異。 MALBAC技術是由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主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謝曉
MedSci原創 - 謝曉亮,單分子 - 2015-08-16
2014中華醫學科技獎名單出爐 85項醫學科研成果獲獎
2015年1月18日,我國醫藥衛生行業最高科技獎——中華醫學科技獎2014頒獎大會暨第一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儀式在江蘇泰州舉行,本次大會由中華醫學會、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主辦。大會對85項醫學科研成果進行了授獎,評出一等獎8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47項、國際合作獎1項、衛生管理獎2項、醫學科普獎2項,另有1人獲衛生政策獎。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
《中國科學報》 - 科技獎,中華,醫學科研 - 2015-01-2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