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著】| 乳腺癌原代細胞系為藥物篩選和基礎研究提供癌癥新模型
具有清晰的臨床病理學特征,了解具體的治療方案和治療效果,也清楚這些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可以在體外無限傳代,在通用的高糖DMEM培養基中培養,為乳腺癌藥物研發和基礎研究提供了新模型。
中國癌癥雜志 - 藥物研發,基礎研究,乳腺癌原代細胞系,新癌癥模型 - 2024-07-13
被譽為"藥物性甲狀旁腺切除術"的西那卡塞進入帶量集采啦!
2021年6 月 23 日,國家第五批藥品帶量集中采購目錄公布,本次采購品種61種,其中治療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SHPT)的一線用藥西那卡塞以6進4的格局進入集采,4家企業降幅均達86%以上。
網絡 - 2021-06-29
Celltrion的COVID-19治療抗體CT-P59已完成全球臨床試驗,立即向韓國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許可並在全球展開申請程序
- 順利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 … 今日已向韓國食藥署遞交緊急使用許可申請書 - 以臨床試驗結果爲依據,爲了於2021年1月份申請美國、歐洲緊急使用許可,與FDA、EMA進行協商
國際文傳 - 新冠 - 2021-01-05
梅斯作為媒體參與亞太血管學術聯盟APA 澳門國際論壇暨2017澳門衛生局醫生協會國際學術年會
亞太血管學術聯盟( A P A ) 澳門國際論壇暨2017 澳門衛生局醫生協會國際學術年會The Asia-Pacific Angiology Academic Association Conference
MedSci原創 - 血管外科,APA - 2017-02-28
循證醫學沒有死,已進入循證醫學2.0時代
BMJ雜志曾發表評述文章,稱循證醫學已死。認為“今天的循證醫學,就好比一把上了膛的槍,頂在臨床醫生的頭上,你最好乖乖地照著臨床證據做”。指出循證醫學與制藥業產生各種聯系,尤其是在權威期刊上發表后,其價值可能超過千千萬萬名醫藥代表的營銷。國內也有人對此觀點頗為認同。但這一觀點并不是很正確。循證醫學是思辨的思維方式首先,循證醫學不是臨床試驗,不是指南,而是一種思辨的思維方式。什么是思辨?這個例子可
中國循環雜志 - 循證醫學 - 2017-02-26
省去晚餐可能增加代謝作用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過重的人每天吃東西的時段變少,在晚上的饑餓程度會比較小且燃燒多一些脂肪。 這個方法稱為提早限制喂食,它已經做過動物試驗,研究人員發現,這個方法可以降低脂肪量以及慢性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提早限制飲食以及正常飲食兩組,在4天期間,提早限制飲食的參與者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可以吃東西;另一組則是可以從早上8點到下午8點吃東西。研究結果顯示,提早限制飲食確實可以在晚上燃燒多
醫學信使微信號 - 晚餐,代謝,飲食 - 2016-11-19
華西醫院原院長石應康教授不幸去世,享年65歲
2016年5月11日,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教授去世,今年65歲。1993年底至2013年1月,先后擔任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院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男,祖籍中國福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僑聯副主席,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原華西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原院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華
MedSci原創 - 院長,石應康 - 2016-05-11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