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美國眼科學會(AAO)發布了視網膜及眼動脈阻塞指南,指南主要內容包括視網膜及眼動脈阻塞的臨床表現,危險因素,診斷以及質量和及隨訪等內容。
2016-09-20
角膜上皮損傷是指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角膜上皮屏障功能與完整性被破壞,引起角膜上皮細胞層部分或全層缺失的病理狀態。臨床上可表現為角膜上皮彌漫性點狀脫失或糜爛,角膜上皮的反復剝脫與缺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表炎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角膜基質病變,影響視功能。
2016-09-02
2016年9月,英國視光師學院(CO)發布了高眼壓癥的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內容有:高眼壓癥的病因學,發病誘因,癥狀,征象,鑒別診斷,非藥物和藥物治療等。
2016-08-30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分會兒童腫瘤專家委員會組織全國專家,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病因、診斷要點及病理學特征進行歸納總結,并制定了選擇性眼動脈化療術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手術規范要領。
2016-08-25
2016年8月,英國視光師學院(CO)發布了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內容有:病因學,發病誘因,癥狀,征象,鑒別診斷,非藥物和藥物治療等。
2016-08-25
2016年8月,英國視光師學院(CO)發布了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臨床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內容有:病因學,發病誘因,癥狀,征象,鑒別診斷,非藥物和藥物治療等。
2016-07-30
激光治療開角型青光眼最早由Wise和Witter在1979年提出,為氬激光小梁成形術(ALT)。SLT雖進人中國眼科臨床已10余年,但并未得廣泛開展,其中原因很多,如對SLT的了解不深人、對治療適應證掌握欠合理、使用的治療參數不一致以及對療效過于樂觀等。鑒于此,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針對SLT的適應證、治療參數、療效、影響因素、再次治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達成共識。
2016年7月,歐洲變應性反應與臨床免疫學會(EAACI)咽部過敏小組發布了日常實踐中結膜過敏原激發試驗的指南,該文章是在分析131篇涉及該項技術的文章的基礎上進行編譯而成的,目的是為更新結膜過敏原激發試驗相關的機制、適應癥、方法和實踐等內容,同時針對結膜過敏原激發試驗提出建議和評估。
2016-06-30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 檢查在我國開展已有四十余年,是眼底病診療的常用檢查手段。然而,我們在2013 年期間調研發現,全省各地眼科醫生普遍對FFA 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顧慮,也缺少可供參考的操作規范指引或流程。因而,萌生建立FFA 操作技術規范的想法。本共識的建立歷經草案初擬、專家初審、分地區討論和專家定稿四個階段; 在全省共開展了15 場分地區研討會,通過理論講解和實操示范,交流聽取了全省
2016-06-30
青光眼引流閥植人手術是針對多次手術失敗的難治性青光眼進行治療的有效手術方式。手術操作過程較小梁切除術復雜,術后并發癥,如淺前房、引流管結膜面暴露、引流管口接觸角膜或被虹膜堵塞、引流盤位置前移等也較為常見。為了提高青光眼引流閥植人手術的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的專家經過討論,對青光眼引流閥(單盤閥)植入手術的操作規范達成共識。
2016-05-30
角膜塑形鏡(orthokeratology lens)屬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的Ⅲ類醫療器械。國際角膜塑形學會亞洲分會中國區在中國女醫師協會視光學專委會的協助下,在國內進行了調查研究,根據國內發展現狀,參考國外的經驗,在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2012年提出的《硬性透氣性接觸鏡臨床驗配專家共識》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討論形成了新的專家共識,旨在為角膜塑形鏡的臨床驗配和管理提供進一步的指導性
2016-05-13
角膜磨損是最常見的眼部并發癥的手術,其治療需要控制疼痛,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和嚴密監測,24小時后疼痛明顯改善并在48小時完全緩解,若患者出現并且惡化其其他新的癥狀需要立即咨詢專家,指南針對圍術期角膜損傷的管理提出了循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