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8
分析內科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貧血、血小板減少及凝血功能障礙的病因。討論內科ICU患者貧血、血小板減少及凝血功能障礙相應的防治原則,進一步形成符合內科ICU特點的患者血液管理(PBM)專家共識。從
2020-02-20
輸血相容性檢測室內質量控制( 以下簡稱室內質控) 是輸血實驗室質量控制保證體系的一部分,目的是保證檢測質量,滿足檢測要求,判斷檢測結果是否達到預期標準,對質量問題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補救以防止再次發生。
2019-02-10
對預存式自體輸血、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釋及回收式自體輸血進行臨床路徑管理,分別確定3種自體輸血的適應證、采血方案、回輸方案及輸血不良反應的診治要點,從而推動自體輸血的規范開展,提高患者血液管理水平。
2018-02-20
臨床路徑是近年來國家衛計委積極提倡的一種醫療模式。中國輸血協會臨床輸血學專業委員會將血液成分輸注與臨床路徑工作結合起來,推出了《慢性貧血紅細胞輸注臨床路徑》和《血小板輸注臨床路徑》,旨在引入臨床路徑使臨床醫生按血液成分輸注的適應證用血、護理技術人員按統一的模式進行血液成分輸注操作,醫護人員按規范的要求進行輸血不良反應的診治。
2022-10-28
鈣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是我國高血壓患者最常用的降壓藥物類型。大型高血壓患病率調查(2012年至2015年)結果顯示,CCB在我國作為高血壓單藥療法使
2022-01-15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已達2.45億。高血壓的嚴重并發癥如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的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
2021-11-01
COVID-19 還表現為高凝狀態、肺血管內凝血、微血管病和靜脈血栓栓塞 (VTE) 或動脈血栓形成。導致嚴重 COVID-19 的危險因素是男性、潛在的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不受控制的糖尿
2022-12-25
目的 探討α-Thalassemla基因的家系遺傳及合并冷型IgG抗-M導致新生兒重度貧血的危害。方法 以血型血清學方法鑒定家系ABO、Rh、MN血型與意外抗體特異性,檢測抗-M IgG亞
2022-06-10
大出血是一種臨床急癥,會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實踐指導對于降低這些風險很重要。如最近的 SHOT 報告所述,延遲識別出血仍然是大出血管理中不良結果的一個因素。該指南要求采用多學科方法,涉及實驗室和臨床部
2021-10-24
鐵缺乏的實驗室診斷很困難,因為鐵穩態是動態的。沒有任何一項測試可以準確評估鐵的吸收、運輸、儲存和利用。將討論可用于評估鐵及其儲存的不同測定方法,并提出與英國實踐相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