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5
急性心肌梗死仍然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在我國廣大城鄉地區,形勢更為嚴峻。及時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護心臟功能刻不容緩。鑒于我國的實際情況,院前溶栓治療在大城市以外的城鄉地區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中國醫師協會胸痛專業委員會及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心血管急救分會專門組織有關專家制訂了本共識,旨在幫助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選擇最佳的治療策略。但是,對某一具體患者的最終決策,應當由院前急
近期關于復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CRPS)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本文是在第4版復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實用診斷和治療指南的基礎上進場的更新,主要針對CRPS的針對和治療提供最新指導建議。
本文主要目的是制定關于接受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慢性疼痛患者尿液藥物監測的共識建議,是由多學科專家小組在回顧相關文獻以及現存指南,并分享了他們關于尿液藥物監測的臨床經驗,最終形成的共識建議。
2020-08-30
頸叢神經阻滯療法是疼痛科基本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于頭頸肩部疼痛的治療,及某些手術的局部麻醉。本專家共識介紹了頸部和頸叢神經解剖,系統描述了頸叢神經阻滯療法的各種操作方法、常用藥物、適應證和并發癥。本專
2020-06-30
地佐辛是術后鎮痛常用藥物,可單獨用于術后輕、中度疼痛的鎮痛,也可與非菌體類抗炎藥(NsAID,)、強效阿片類藥物等復合用于術后重度疼痛的鎮痛;該藥還可作為外周神經阻滯、局部浸潤麻醉鎮痛不足的補救用藥。
2019-09-30
圍術期氣道管理是加速康復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減少氣道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風險、改善患者預后、節約醫療資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疾病因解剖位置與氣道密切相關,疾病本身與手術操作均可對氣道產生影響,尤其是鼻部和咽喉部的全麻手術,手術本身及麻醉插管均可導致局部組織水腫、氣道炎癥反應,甚至出現喉痙攣、急性喉阻塞等危急情況,氣道并發癥風險極高,因此,圍術期氣道管理尤為重要。近年來,胸外
2019年8月,中國疼痛研究會(CASP)發布了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的評估和管理共識,本文為該專家共識的英文版,主要內容涉及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癥狀,診斷和鑒別診斷,病史和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功能和臨床評估,治療,康復預防等。
2019-01-30
圍手術期使用的非阿片類藥物種類繁多,不同藥物對患者疼痛管理和預后產生哪些影響,成為近年來加速康復外科關注的核心內容之一。共識介紹了目前圍手術期常用的非阿片類鎮痛藥、各種藥物的應用方案、藥物間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中的應用注意事項。旨在規范圍手術期疼痛管理時非阿片類鎮痛藥的選擇和應用。臨床醫師圍手術期安全、合理、有效地應用非阿片類鎮痛藥,有助于完善圍手術期規范化疼痛管理,改善患者預后。
2018-08-20
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右美托咪定具有多種藥理特性,在麻醉學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隨著其臨床應用經驗的積累,以及觀察到其對術后寒戰和譫妄等的明確治療作用,有必要對《右美托咪定臨床應用指導意見(2013)》進行補充和修訂,以更好地指導臨床應用。
2018-07-30
地佐辛自2009年在國內上市以來,已在臨床中廣泛應用,為規范和優化地佐辛的臨床應用,國內專家組曾于2013年召開地佐辛術后鎮痛專家研討會,并形成《2013年地佐辛術后鎮痛專家建議》,并發表于當年的臨床麻醉學雜志。該建議對規范和優化地佐辛的臨床應用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近年來,國內積累了大量的地佐辛臨床應用資料,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因此有必要對2013年以來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鑒于文獻中大規模、
2018-02-01
液體治療是指通過補充或限制某些液體以能糾正體液平衡失常或維持體液平衡的治療方法。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液體治療時液體種類和輸液量的不同可直接影響患者的水、電解質、酸堿、滲透、凝血功能及肝腎功能狀態,從而影響康復過程和預后。臨床液體治療所用的兩大類液體為膠體液和晶體液。晶體液輸注后僅約20%存留于血管內,80%迅速進入組織間隙,故其主要用于補充功能性ECF容量。臨床液體治療的關鍵是個體化治療方案和液
2016-09-30
麻醉應消除患者的疼痛,為手術操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尚需維護機體功能的平衡,內環境的穩定。但麻醉期間患者生理功能的變化、藥物的相互作用、手術的不良刺激等均可導致麻醉并發癥甚至死亡。隨著麻醉專業的發展,麻醉醫生水平的不斷提高,麻醉技術、監測手段及其藥物的不斷更新,麻醉并發癥與死亡率雖呈下降趨勢,但尚未完全滿足人類健康水平的要求。因此,術前準確評估病情與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術前用藥與劑量,規范與正確防治麻
2016年4月,美國疼痛治療護理學會(ASPMN)發布了基于疼痛強度的阿片類藥物劑量的處方和管理聲明,由于忽略了其他基本要素相關性的評估以及對病人的不利因素,聲明指出基于疼痛強度應用阿片類鎮痛藥處方劑量應該被禁止。
2016-02-29
日間手術是一種按計劃住院、手術,經過短暫的康復后于術后24h內出院的手術模式,最早由蘇格蘭小兒外科醫生Nicoll在1909年報道。近30年,由于微創外科技術的快速發展,日間手術已經作為一種較為成熟的手術模式,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在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歐美國家,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80% 以上。
2016年2月,美國糖尿病教育協會(AADE)發布了關于兒童糖尿病患者在學校管理的立場聲明,主要目的是協助糖尿病教育工作組者優化糖尿病兒童在學校的管理。主要內容涉及糖尿病教育計劃,健康飲食,體育活動,糖尿病監測,藥物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