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0
膀胱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上75%的膀胱癌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術后復發率高。膀胱灌注治療可以降低膀胱癌復發和進展的風險。根據近年國內外循證醫學證據和中國學者對膀胱癌診治研究的不斷深入,本共識對當前國內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膀胱灌注治療進行了探討,包括膀胱灌注的適應證、禁忌證、灌注治療的形式和常用藥物等。
2019年1月,加拿大泌尿外科協會(CUA)發布了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建議內容涉及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多學科初始評估,診斷,TURBT病理學,分期,治療以及監測隨訪等。
本文為最新歐洲泌尿外科協會(EAU)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NMIBC)、TaT1和原位癌(CIS)指南,主要目的是NMIBC的臨床管理提供實用的建議。
2017-08-30
目前,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是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標準治療方式。因其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的特點,是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首選方式。然而,TURBT術后存在腫瘤殘留率高、復發率高等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 近年來,我國部分單位亦逐步開展了二次電切術,取得了較為肯定的效果。但有關二次電切的適應證、手術時機、技術要點等國內尚無統一的規范。為進一步普及二次電切的理論知識、規范臨床操作、提高
2017年3月,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AU)發布了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a, T1, CIS)指南,主要目的是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管理提供實踐指導。指南主要內容涉及流行病學、病因學、病理特點;疾病分類分級;診斷;疾病進展預測;疾病管理以及隨訪等。
2016年,美國泌尿外科學會(AUA)聯合泌尿科腫瘤學會(SUO)共同發布了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指南針對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診斷,危險分層,組織學變異,確診膀胱癌后尿標記,TURBT /重復切除術,膀胱灌注治療,BCG/維持治療,化療/BCG組合治療,增強膀胱鏡檢查,隨訪和監測,等內容共提出了38條推薦意見。
2016年3月,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AU)發布了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a, T1, CIS)指南,主要目的是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管理提供實踐指導。指南主要內容涉及流行病學、病因學、病理特點;疾病分類分級;診斷;疾病進展預測;疾病管理以及隨訪等。
該多學科非轉移性肌浸潤性膀胱癌的治療循證指南主要聚焦于肌浸潤性膀胱癌的評估,治療以及監測等內容,共提出了38條推薦意見。
本文為EAU2024年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aT1和CIS)指南的概要內容,目的是為NMIBC的臨床管理提供實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