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共識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的基礎上,由共識專家組組長與執筆作者基于近1年來發表的臨床研究證據,并結合臨床經驗,整理出共識初稿。之后由60名指南撰寫專家組
目前已有3個抗血管生成藥物在我國獲批用于治療晚期NSCLC患者,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 scula 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抑制劑貝伐珠單抗、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8]和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安羅替尼。這三種藥品均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因此,隨著我國抗血管生成藥物的不斷發展以及藥物可及
2019-03-30
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臨床最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為了指導國內的臨床醫師對ANvuGlB進行規范化診治,我國在2009年發表了《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并于2015年進行了更新。隨著各學科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年來對于ANVUGIB又有了新的認識,因此在2018年對原有的指南再次進行更新,以期對ANVUGIB的臨床規范化處理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2018-12-30
2013年國際地貧聯合會(thalassaemi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TIF)發布了NTDT 管理指南,為NTDT提供了診斷、治療和管理方面的指導。但國內尚無NTDT尤其是針對兒童NTDT患者的指導意見,有必要制定符合我國國情及臨床實際的專家共識。本共識通過借鑒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經驗,結合我國兒童NTDT的診治現狀,旨在為我國NTDT兒童患者提供相關治療和管
2018-11-15
2018年11月,美國放射學會(ACR)提出了疑似新發和已知的非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像學檢查標準建議,臨床沒有單一的診斷試驗檢測心衰,影像學檢查主要起著輔導作用。本文主要針對疑似新發和已知非急性心力衰竭的相關影像學檢查標準提供指導建議。
2018-07-12
2018年7月,臺灣心臟病學會(TSOC)、臺灣急診醫學學會和臺灣心血管介入學會聯合更新發布了2018 臺灣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管理指南。指南的主要目的是為臨床醫師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管理上提供最新的循證建議,主要內容涉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病理生理和流行病學,診斷,風險評估,一般管理,抗血小板治療,抗凝治療,血運重建策略以及長期管理等。
2018-01-3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世界范圍內的常見肝病,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預防和管理提供循證飲食建議。共涉及5條關鍵飲食建議。
2018-01-30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CNAG)是慢性胃炎的一種類型,系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胃黏膜發生的慢性非萎縮性炎癥性病變,為胃黏膜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為主并可能伴有糜爛、膽汁反流的慢性炎癥;屬于中醫學“胃痛”、“嘈雜”、“胃痞”等病證范疇。
2017-12-10
本文介紹了NAFLD 亞太工作組的建議。NAFLD亞太工作組成員對感興趣的指定領域的文獻進行了系統回顧,從而使他們能夠對NAFLD 患者的臨床評價與處理的不同方面提出建議。推薦意見內容通過面對面的會議和電子郵件交流進行了討論 譯者: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消化內科 劉應莉(譯) 張秋瓚(審校)
2017-12-10
2012 年美國肝病學會(AASLD)、美國胃腸病學院(ACG)和美國胃腸病學會(AGA)共同起草了首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17 年6 月28日,AASLD 在2012 年版指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更新,并于2017 年7 月11 日在《Hepatology》上全文發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導》,旨在為臨床醫師和其他衛生從業者提供NAFLD 診療指導。該指導聲明參考了以下幾個方
2017-11-27
加拿大每年都會出現新的HIV感染,因此綜合預防計劃非常主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面向HIV感染風險的人群針對HIV暴露前預防和非職業性暴露后預防提供指導建議。
2017年9月,意大利消化內鏡學會(SIED)發布了關于非麻醉醫生胃腸內鏡檢查應用丙泊酚的意見書。胃腸內鏡檢查過程中非麻醉醫生應用丙泊酚鎮靜,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操作程序,但仍然存在爭論。本文主要總結了丙泊酚的應用管理和患者監測的相關內容,為胃腸內鏡檢查過程中非麻醉醫生應用丙泊酚提供指導建議。
2017-07-12
第一代EGFR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主要用于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本文主要針對T790M基因突變檢測的時機提出建議。主要建議內容涉及T790M突變檢測的最佳時機;RGFR受體突變檢測的樣品,T790M突變最有效的檢測方法,三代第EGFR TKI治療T790M突變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