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已經發展成為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有效治療手段。在其臨床應用不斷增加的同時,治療相關毒副反應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神經系統并發癥是CAR-T細胞治療過程中常見的毒副反應
2021-07-14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 CD)又稱巨大淋巴結病或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癥。近年來國內外對CD的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的研究均取得了較大進展。
2021-05-15
普樂沙福是一種CXC趨化因子受體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拮抗劑,可動員造血干細胞自骨髓釋放至外周血中。
2019-02-20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血液系統腫瘤,患者生存時間存在較大差異。根據MM的預后因素進行危險度分層,進行個體化治療,有助于提高療效、減輕治療相關毒性。遺傳學異常是MM危險度分層的基礎。近年來,雖然遺傳學檢測對于MM的重要意義在國內已經取得共識,但存在檢測方法不規范、陽性閾值混亂、臨床價值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亟需規范。為此有必要制訂MM的遺傳學檢測專家共
2019-01-16
雖然近年來單克隆抗體、小分子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等新藥的應用明顯提高了惡性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療效和長期生存,但造血干細胞移植在惡性淋巴瘤的整體治療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為提高臨床醫師對造血干細胞移植在惡性淋巴瘤治療中作用和地位的認識,并規范其臨床應用,以提高惡性淋巴瘤的整體治療水平,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聯合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白血病淋巴瘤學組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抗淋巴瘤聯盟的相關專家,制訂了《
2018-12-26
血液腫瘤是一類具有高度異質性的疾病,其診療需要結合形態學、免疫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進行綜合分析。二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為新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具有通量高、靈敏度高、成本低等優勢,是探索血液腫瘤的分子發病機制并指導臨床診療的重要手段。為推動NGS在血液腫瘤診療中的應用,提高診療水平,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病
2017-04-05
淋巴瘤是臨床上診斷難度較大的一類疾病,需要綜合血液病理學(包括組織和細胞形態學、免疫表型、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與臨床特征才能做出精確診斷。流式細胞學(FCM)免疫分型作為與免疫組織化學相補的診斷方法,以其快速、客觀、定量及多參數分析等獨特優勢,在淋巴瘤診斷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了提高淋巴瘤的診斷和治療監測水平,規范我國對此類疾病的診治程序,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組織國內相關的流式、
2016-12-30
傳統蒽環類藥物目前依然廣泛地用于治療各種血液淋巴系統惡性腫瘤,可以與其他化療藥物及分子靶向藥物聯合應用,其骨髓抑制和心臟毒性等不良反應嚴重限制了臨床應用。PLD 的心臟毒性、骨髓抑制、脫發等不良反應較傳統蒽環類藥物顯著降低,是傳統蒽環類藥物的良好替代。

2023-05-12
本共識是我國首個指導組合型人工腎治療護理操作的專家共識,旨在為臨床護理人員實施組合型人工腎治療護理操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023-03-29
目前多數輸血依賴型地貧(TDT)患者需長期采用“高量輸血+有效去鐵”治療方式,但不同種族、民族的紅細胞血型抗原頻率、抗體類型等存在差異,多種因素影響或干擾TDT患者輸血的安全性
2023-03-01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第5版血液淋巴腫瘤分類》是基于近年來大量相關臨床及基礎研究結果更新版本,也是目前最為權威的分類標準。其規范了疾病的診斷,同時在亞型分類的過程中強調了治療及預后相關的生物學標志。文章
2023-02-20
靜脈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圍術期靜脈血栓形成是導致患者嚴重并發癥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圍術期VTE的預防,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須考慮患者的風險和獲益之間的平衡。
2022-12-25
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對單倍體型造血干細胞移植(haplo-HSCT)治療兒童重型地中海貧血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于2020年6月&mda
2022-04-20
紅核婦潔洗液于1998年作為國家第3類中藥批準上市(國藥準字:Z10980131),是國內首個以單味中藥山楂核為原料制備的治療由真菌引起的陰道炎、皮膚病的藥物(專利號:ZL 03139655.0)。該
2022-04-10
制訂血液透析安全注射臨床實踐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落實血液透析安全注射的規范化臨床實踐,確保血液透析患者治療安全。方法 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結合臨床護理專家工作經驗,以循證護理為依據,尋找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