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5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已達2.45億,其中超過半數合并血脂異常,二者并存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使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升高。降壓達標同時
2016-12-09
2016年12月,波蘭血脂協會(PoLA)、波蘭家庭醫生學會(CFPiP)和波蘭心臟學會(PCS)共同發布了血脂異常家庭醫生管理指南,主要內容包括血脂異常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患者評估,治療以及預防等內容。
2016-06-13
血脂代謝異常是實體器官移植受者的常見、多發并發癥,是冠心病、腦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移植受者高脂血癥的患病率高達40% ~80%不等。表現為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升高。器官移植術后血脂代謝異常除了與普通人群共有的危險因素以外,與免疫抑制劑有明確相關性。常用的CNI類藥物通過對脂質代謝通路的改變和修飾導致血脂異常。指南推薦器官移植受者血脂水平監測策略;檢測內容應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
臨床系統改進協會(ICSI)認可2016USPSTF關于40-75歲成人的一級預防建議以及2013 ACC/AHA關于血脂異常的治療目標,二級預防,一級預防,他汀類藥物安全,優化他汀用藥,監測他汀用藥和他汀類藥物治療反應不足的相關建議。
2017-01-30
歐洲更新的血脂異常管理指南于2016 年8 月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2016 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發布引發廣泛關注。新指南重申了心血管總體風險管理的臨床意義;擴大了極高危人群的劃分范疇;肯定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核心靶標并根據危險分層細化了目標值;強調了極高危患者LDL-C“低一點好一點”的管理理念;界定了血脂譜中其他參數是否作為靶點的科學依據;堅持了他汀類藥物在調脂治療中的基石地位;推
2017-01-06
2016年8月,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聯合歐洲動脈硬化學會(EAS)共同發布了血脂異常的管理指南,指南主要內容涉及:心血管疾病預防,實驗室脂類和載脂蛋白參數評估,生活方式調整,高膽固醇血癥的治療等。本文是對2016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EAS)血脂異常管理工作組發布的血脂異常管理指南的中文翻譯內容。柳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 胡世紅 郭予潔
2015-12-10
近日,美國心臟病學院(ACC)和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2015年“二級預防血脂管理績效評估指南”。該指南以2013年ACC/AHA膽固醇治療以減少成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風險指南為依據,并強調共同決策。指南提供了5個患者人群的血脂管理措施,即:外周動脈疾病(PAD)、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PCI、冠狀動脈疾病(CAD)/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
2025-03-30
本文系統闡述糖尿病患者血脂譜異常特點及發生機制,解讀相關血脂管理指南變遷和《2024年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結合臨床實踐探討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策略、方法和靶標。
2021-09-24
2021年9月,美國國家脂質協會(NLA)頒布了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血脂檢測實用建議聲明。血脂檢測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管理至關重要。
2014-08-30
2014年9月15日,美國國家脂質協會(National Lipid Association,NLA)發布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血脂異常管理建議》,指南的執行摘要發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