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
本文簡要介紹新指南的修訂背景及整體內容的核心要點,以期更為簡潔和快速的傳遞新指南的基本精神,為中國人群的血脂管理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2022-12-24
血脂管理對于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至關重要。本適宜技術中國專家建議參考國內外最新指南,建立了適宜基層的血脂管理方法,總結相關要點。
2021-06-15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已達2.45億,其中超過半數合并血脂異常,二者并存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使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升高。降壓達標同時
2016-12-09
2016年12月,波蘭血脂協會(PoLA)、波蘭家庭醫生學會(CFPiP)和波蘭心臟學會(PCS)共同發布了血脂異常家庭醫生管理指南,主要內容包括血脂異常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患者評估,治療以及預防等內容。
2016-06-13
血脂代謝異常是實體器官移植受者的常見、多發并發癥,是冠心病、腦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移植受者高脂血癥的患病率高達40% ~80%不等。表現為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升高。器官移植術后血脂代謝異常除了與普通人群共有的危險因素以外,與免疫抑制劑有明確相關性。常用的CNI類藥物通過對脂質代謝通路的改變和修飾導致血脂異常。指南推薦器官移植受者血脂水平監測策略;檢測內容應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
2016年4月26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了歐洲動脈硬化學會(EAS)與歐洲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EFLM)的聯合共識聲明,推薦常規血脂檢測(總膽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時使用非空腹血。來自八個歐洲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專家參與本共識的制定。
2016-10-23
2013 年11 月,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的支持下,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以及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組成血脂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在委員會成員中廣泛征集新指南擬回答的核心問題,經討論后最終確定了4 個方面(指南修訂的總體原則、心血管總體風險評估、調脂治療的目標和特殊人群調脂治療)共17 個核心問題;指南工作組針
血脂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我國血脂異常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ASCVD防治面臨嚴峻挑戰。大量臨床研究證據表明,他汀類藥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可顯著減少ASCVD的患病及死亡危險。
2017-04-21
在我國血脂異常的發生率高,還有逐漸上升的趨勢,這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飲食習慣發生改變等原因有密切關系。小編為醫友們整理了血脂檢查、血脂異常管理、防治與治療方面的最新指南,幫你一網打盡血脂異常。? 【血脂檢查】 1、2016 EAS/EFLM共識:常規血脂檢測無需空腹 共識認為,若甘油三酯水平超過5 mmol/L(440 mg/dL),臨床醫生應考慮重復一次非空腹血脂監
臨床系統改進協會(ICSI)認可2016USPSTF關于40-75歲成人的一級預防建議以及2013 ACC/AHA關于血脂異常的治療目標,二級預防,一級預防,他汀類藥物安全,優化他汀用藥,監測他汀用藥和他汀類藥物治療反應不足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