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世界急診外科學會(WSES)聯合多家學會共同發布了非創傷性急診普外科手術術后疼痛管理指南。非創傷性急診普外科手術涉及異質人群,可能存在多種潛在疾病。這類患者術后疼痛失控或控制不佳可能導
2022-01-01
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居民平均體重指數穩步上升,2004年成年人平均BMI為22.7(95%CI 22.5-22.9),至2018年,增長為24.4(95%CI 24.3-24.6)。
2021-07-20
為進一步規范我國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DBS手術的診療行為,結合國內外研究進展以及我國的實際應用情況,相關領域專家經過充分討論,編寫了《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腦深部電刺激手術的中國專家共識》,以指導和
2021-05-01
隨著設備與技術的不斷進步,腹腔鏡在復雜肝膽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日趨廣泛。腹腔鏡手術在質量與安全方面必須遵循與開放手術同樣的規范和標準。腹腔鏡肝膽外科手術的縫合有其特殊性,雖然具備視野高清放大、縫合精準性高
2021-05-01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胰體尾切除術(distal pancreatectomy, DP)作為治療壺腹周圍及胰體尾腫瘤的經典術式,具有手術難度大、技術
2021-05-01
2021年5月,圍術期評估和質量改進學會(SPAQI)發布了應用膳食補充劑的外科手術患者的術前管理共識。輔助性產品的廣泛應用對于臨床醫生的圍手術期管理帶來了挑戰,且有可能增加圍術期風險。因為膳食補充劑
2021-05-01
胃外科手術中各種縫合、吻合技術及縫合材料的規范化應用與合理選擇對控制術后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于2008年制定了《胃腸吻合專家共識(2008)》,在此基礎上,于2018年修訂更新,完
2021-05-01
目前,全球范圍內肥胖癥發生率逐年增高,男性約為10.8%,女性約為14.9%[1],我國肥胖人口總數居世界首位,業已成為嚴重社會負擔。研究結果證明,減重與代謝外科手術是肥胖癥有效治療手段。
2021-01-30
全國多單位在抗疫醫務工作者的救治經驗基礎上,結合目前國內外關于COVID-19 防控條例及脊柱外科救治原則的最新文獻,制訂了本專家共識,重點介紹在COVID-19 疫情期間,普通脊柱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管
2020-08-20
法洛四聯癥(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最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其基本病理解剖改變為右室流出道狹窄、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厚。目前此疾病診斷標準和治療策略基本統一,
2020-08-10
對于功能性單心室心臟病患者,Fontan 系列姑息手術策略可以實現體循環和肺循環的分離和降低心室容量超負荷。目前心臟外科的技術進步大大提高了手術生存率。但是其特殊的生理學特點和姑息手術的本質決定了仍有
2020-08-01
SAS 可引起 LVOTO、繼發左室肥厚、主動脈瓣或二尖瓣損害、心肌缺血、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內膜炎和心律失常等。根據梗阻程度、病變復雜程度不同,臨床表現有氣促、胸悶、心悸、胸痛、活動耐量減低、
2020年7月,美國泌尿外科學會(AUA)發布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癥狀的外科治療指南修訂版本。該指南循證更新進一步為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下尿路癥狀的手術治療提供更進一步的信息。
2020-03-20
惡性黑色素瘤是臨床上較為常見且危害嚴重的惡性腫瘤之一。盡管在我國的發病率較低,但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規范化的外科治療是早中期惡性黑色素瘤獲得治愈的關鍵,也有助于改善晚期患者的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