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0
檢索、分析與匯總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運動的相關證據,為醫護人員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運動管理提供循證依據。方法 依照證據“6S”金字塔模型檢索相關文獻,計算機檢索UpToDat
2022-11-01
術中大量出血不僅影響手術視野、降低手術操作的精準度,還會增加異體輸血需求,引起輸血相關并發癥,增加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長。因此,規范和推廣脊柱大手術圍術期血液管理對于提高手術安全性、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2022-06-10
大出血是一種臨床急癥,會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實踐指導對于降低這些風險很重要。如最近的 SHOT 報告所述,延遲識別出血仍然是大出血管理中不良結果的一個因素。該指南要求采用多學科方法,涉及實驗室和臨床部
2022-01-30
產后出血(PPH)是產科的危重癥,需要通過患者血液管理(PBM)改善預后。中國輸血協會臨床輸血學專業委員會制訂了PPH的PBM專家共識(2022年版)。該共識強調PBM一定要基于PPH正確處理的基礎上
2017年10月,歐洲心胸外科協會(EACTS)聯合歐洲心胸麻醉協會(EACTA)共同發布了成人心臟手術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心臟手術與圍術期血液丟失和同種異體輸血相關,心臟手術患者血液管理有助于圍術期止血減少血液丟失,進而減少輸血需求。本文面向所有心臟手術患者血液管理的臨床醫生針對成人心臟手術患者血液管理的相關內容提出指導建議。

心臟外科是一門獨特的外科學科,通常需要使用體外循環(CPB)和術中全面抗凝治療,以及心臟手術前后不同水平的抗血栓治療。本文是對2017年成人心臟手術患者血液管理(PBM)指南的更新。
2024-07-10
該研究總結的最佳證據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血液凈化醫護人員根據MHD患者和具體臨床情境等進行綜合考量,針對性的采取干預措施,以緩解MHD患者口干口渴癥狀,減輕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患者血液管理(PBM)是指在術前、術中和術后實施的策略,以預防、檢測和管理貧血(和/或缺鐵)和出血,同時限制輸血的需要。本文主要針對圍術期患者的血液管理提供指導。
2024-06-11
對《血液制品》附錄進行了修訂,現作為《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的配套文件予以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2022-07-01
基于證據總結的方法獲得了18 條最佳證據。 然而在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運動管理護理實踐過程中, 護理人員應結合具體的臨床情境及病人需求等選擇證據, 并及時更新相關證據 。
2019-03-12
輸血是世界范圍內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本文主要針對患者的血液管理提出指導建議,主要內容涉及成人術前貧血的管理,紅細胞輸注閾值以及患者血液管理項目的實施。
2017-02-15
骨科手術出血量大、異體輸血率高,骨科手術患者術前及術后貧血的發生率高。圍術期貧血增加術后感染風險,延長住院時間,影響術后功能康復和生活質量;異體輸血存在輸血相關不良反應風險,增加血液資源緊張局面及患者醫療負擔。因此,加強骨科大手術圍術期血液管理(peri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PBM)是實施加速康復的重要環節。通過查閱文獻,基于國家衛生計生委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