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8
肝素誘導血小板減少癥(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類藥物應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
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治療新診斷的ITP患兒的相關問題達成了廣泛共識,用于支持兒科醫(yī)生對新診斷的ITP兒童進行診斷檢查和治療。
本文件中的建議取代了 2011 年指南中發(fā)布的關于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先兆子癇的先前 WHO 建議,即WHO 預防和治療先兆子癇和子癇的建議。
雙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DAPT)一直以來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患者的抗栓治療基礎,但目前我國基層臨床實踐對指南相關推薦的依從性仍欠佳。抗血小板單片復方制劑(SPC)的開發(fā)簡化了治療方案
2021-05-25
腫瘤化療相關性血小板減少癥(chemotherapy-related thrombocytopenia,CIT)為腫瘤化療常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腫瘤類型、治療方案和化療周期等密切相關。
2020-01-30
腫瘤化療相關性血小板減少癥(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為化療常見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腫瘤類型、治療方案和化療周期等有關。CIT可能導致化療藥物劑量強度降低或化療時間延遲,甚至需要輸注血小板,增加了治療費用、降低了化療效果和生存質量,影響預后。CIT的治療主要包括輸注血小板和給予促血小板生長因子。對高危患者進行一、二級預防有助于降低CIT的發(fā)
2018-11-27
2018年11月,美國血液病學會(ASH)發(fā)布了靜脈血栓栓塞管理指南,本文為該指南中關于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部分內容,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HIT)是靶向血小板因子4與肝素復合物的血小板活化抗體介導的藥物不良反應。本文共提出了33條指導建議,主要內容涉及無癥狀患者HIT的篩查,診斷,疑似HIT的初始管理,急性HIT的治療以及特殊情況的管理等。
2016-07-30
本指南為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立項的《2014 年中醫(yī)藥部門公共衛(wèi)生服務補助資金中醫(yī)藥標準制修訂項目》之一,項目負責部門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在中醫(y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專家總指導組和兒科專家指導組的指導、監(jiān)督下實施。
2016-02-09
應基于不同個體的血栓和出血危險采用不同抗栓治療強度。本共識借鑒歐美指南并回顧該領域研究證據(jù),幫助臨床醫(yī)生進一步認識和全面評估抗血小板治療的獲益與風險,根據(jù)SCAD患者不同特點合理選擇抗血小板治療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風險,改善患者生存率。

2024-02-20
本共識有助于提高PRP治療脫發(fā)的效果及其評價的科學性,為今后制定規(guī)范的自體單采PRP治療脫發(fā)指南或/和標準奠定基礎。?
2023-09-10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可迅速進展為危及生命的疾病,其適當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針對TTP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建議。

2023-06-20
本文主要提供了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療調節(jié)的不同策略的概述和定義,包括但不限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以及標準化定義的共識聲明。
2023-06-20
本共識由多家已開展自體單采PRP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醫(yī)療機構相關輸血醫(yī)學和生殖醫(yī)學專家共同探討形成,旨在建立自體單采PRP治療薄型子宮內膜的推薦方案,為推動該技術的規(guī)范化應用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