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2
咳嗽是呼吸專科門診和社區門診患者最常見的癥狀,在國內專科門診中,慢性咳嗽患者約占1/3以上。咳嗽病因復雜且涉及面廣,特別是胸部影像學檢查無明顯異常的慢性咳嗽,因診斷不明確,很多患者常反復進行各種檢查,或者長期大量使用抗菌藥物和鎮咳藥物,收效甚微并產生諸多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也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
2021-03-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我國慢阻肺領域的專家們通過檢索和整合近年來慢阻肺領域的研究進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進行了重
2018-12-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以下簡稱指南)參考了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20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tive Lung Disease(GOLD)2018]以及西班牙慢阻肺指南(2017年)、
2014-01-03
為了及時反映國內外的研究進展,更好地指導我國慢阻肺的臨床診治和研究工作,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組織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的修訂工作。
2013-04-01
199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曾組織我國有關專家參照國際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了“慢性阻寨性肺疾病診治規范(草案)”。在此基礎上,參照200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OLD)頒布的第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于2002年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并于2007年發布了該指南的修訂版:上述文件對提高我國慢阻肺的
2009-01-01
2008年歐洲心臟病協會(ESC)頒布了新的急性肺栓塞(PE)診治指南,該指南與ESC2000年指南相比,主要在危險分層,診斷方法、預后評估及治療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更新,本文只要針對新指南中PE危險分層級診斷策略進行了解讀。
2021-06-09
腦動靜脈畸形(bAVMs)是一種異常的血管集合,當前功能區bAVMs的臨床管理扔充滿挑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功能區腦動靜脈畸形的管理提出全面指導建議。
2018-09-20
老年人群中無癥狀腦梗死患病率可高達28%,其不良預后主要為癥狀性腦梗死和認知障礙。為了規范化診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及其腦血管病學組擬定了專家共識:(1)診斷部分提出磁共振掃描優于cT,以及磁共振掃描的序列;(2)如何鑒別診斷,避免誤診;(3)治療主要包括干預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等危險因素,防止過度治療,并提出了診療路徑。
2018-09-20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及其腦血管病學組和神經血管介入協作組,組織相關專家在2015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人診療指南》的基礎上,結合近3年來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2018》。這一指南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再通方式的選擇、治療時間窗以及圍手術期管理進行了廣泛的更新和改寫,旨在為臨床實踐給予規范
2018-09-20
自《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1發布以后,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治方法有了新的進展。基于此背景,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組織編寫組,結合國內外相關領域進展,對指南進行更新,突出院前處理、急診評估與診斷流程、急性期靜脈溶栓、血管內取栓、影像學評估等方面的進展,以期體現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最新診治規范,指導臨床醫師工作。指南同時強調急性腦卒中的治療是一項系統工程。
2018-04-30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腦血管病規范化防治的臨床實踐和衛生決策對臨床研究證據的迫切需求、國家對科研投入的不斷增加及國內各大學和醫院對科研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我國腦血管病研究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然而,根據眾多專家多年的審稿經驗,在數量龐大的腦血管病研究中,獲國內外公認、能用于指南的高質量臨床研究依然為數不多,與當前科研投入和論文數量嚴重不成正比。為了規范腦卒中臨床研究、提高研究質量,早在1986年,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