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4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長期抗凝治療一直是臨床中的重要問題。盡管新型抗凝藥物研發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并已經或即將上市,但是華法林作為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藥物仍然是需要長期抗凝治療患者的最常用藥物,包括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級和二級預防、心房顫動血栓栓塞的預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換術和心腔內血栓形成等。華法林在上述領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證據,目前全球有數百萬患者在使用華法林。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研
2012-06-01
右心在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多種心肺疾病可影響右心功能,導致右心衰竭,而右心功能又是多種心肺疾病轉歸和預后的重要決定因素。右心衰竭的發病率、患病率、病殘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 目前國內外尚未制定專門的右心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或專家共識。2009年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發布了《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2009心力衰竭更新共識》,將右心衰竭診斷和治療的內容作為獨立
2012-04-3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壞死。心肌血運重建治療是指以冠狀動脈介入或外科手術方法解除冠狀動脈狹窄、重建血管,恢復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和二者結合的雜交手術治療。近年來,隨著技術和器械的不斷進步,PCI已成為冠心病
2012-04-3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壞死。心肌血運重建治療是指以冠狀動脈介入或外科手術方法解除冠狀動脈狹窄、重建血管,恢復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和二者結合的雜交手術治療。近年來,隨著技術和器械的不斷進步,PCI已成為冠心病
2012-04-06
心房顫動(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據2004年所發表的數據,我國30歲至85歲居民中房顫患病率為0.77%,其中8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達30%以上[1,2]。血栓栓塞性并發癥是房顫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而腦卒中則是最為常見的表現類型。在非瓣膜性房顫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發生率(約5%)是非房顫患者的2~7倍[3-6]。預防卒中的新發與復發應成為房顫患者綜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內容。越來越多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