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HFNc)作為一種新的呼吸支持技術近些年來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該治療設備主要包括空氧混合裝置、濕化治療儀、高流量鼻塞以及連接呼吸管路,主要關注于給患者提供相對恒定的吸氧濃度(21%一100%)、溫度(31~37℃)和濕度的高流量(8~80 L,min)氣體,并通過鼻塞進行氧療,具有很好的舒適性。HFNc能夠通過吸人高流量氣體產生一定水平的呼氣末正壓、沖刷上呼吸道生理死腔、恒溫恒
2017-06-30
過去良性氣道狹窄的治療主要是外科手術治療,但外科手術創傷大、風險高、容易復發,有相當多的患者并不適合外科治療且術后并發癥亦不少見。當前經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已逐漸成為處理良性氣道狹窄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國內各家單位呼吸介入診療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治療方法亦不統一,治療效果也大不一樣,有些甚至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國內良性氣道狹窄的呼吸介入診療技術亟需規范化,因此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介入學組組織國內相關
2016-09-08
盡管工業化進程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惡化尤其是空氣污染以及吸煙率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控工作面臨嚴峻考驗呼吸系統疾病在我國城鄉居民中最常見、病死率最高,經濟負擔也最重霧化吸人療法是呼吸系統相關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與口服、肌肉注射和靜脈給藥等方式相比,霧化吸人療法因藥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療效佳、全身不良反應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優勢,被國內外廣泛應用在
2016-08-30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介人呼吸病學學組、中國支氣管病及介入肺臟病學會組織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我國支氣管鏡操作相關大出血的發生情況及臨床救治現狀進行了初步調查,在充分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專家診治經驗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我國支氣管鏡診療操作相關大出血的預防和救治專家共識。本共識的制定旨在提高臨床從事支氣管鏡診療操作的醫、技、護相關人員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增強對支氣管鏡診療操作相關并發癥的預見和防范意
2016-06-30
2002年7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了“特發性肺(問質)纖維化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近十幾年來對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pulmonary fibrosis,IPF)的自然病程、病因學、發病機制和診斷方法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特別是抗肺纖維化藥物的研發取得了一定進展,使IPF的治療進人了新階段。為規范IPF的診斷和治療,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問質性肺疾病學組組織專家充分討論后,
2016-01-1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及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組織專家撰寫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藥物治療與預防應用中國專家共識,以規范抗病毒藥物在流感治療與預防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