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相關性貧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主要是指腫瘤患者在其疾病的發展過程中以及治療過程中發生的貧血,是惡性腫瘤常見的伴隨疾病之一。
本指南為國內首個聚焦多個瘤種的腦轉移治療的指南,并涵蓋中樞神經系統多部位轉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案,強調多學科診療在中樞神經系統轉移性腫瘤的重要性。
本指南更新了 ASCO 指南對內分泌預處理或激素受體 (HR) 陰性的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陰性轉移性乳腺癌 (MBC) 患者的化療和靶向治療的建議。
本文是2021年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癌診療指南的英文版,該版指南在2020版指南基礎上,更新內容融合了國內外過去一年的重大臨床研究結果,注重中國人群研究數據,貼近本國臨床實踐。
淋巴瘤是一組異質性疾病,主要分為兩大類: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據估計,中國每年有 75,400 例發病病例和 40,500 例死亡,其中 NHL 約占淋巴瘤負擔的 90% (
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單抗已成為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皮膚不良反應是抗EGFR 單抗的主要不良反應,具體包括丘疹膿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乳腺癌臨床占比20%左右。近年來,針對HER2的生物靶向藥物成為治療乳腺癌的重要突破。近年來,帕妥珠單抗、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和恩美曲妥珠單抗(T?DM1)等新的抗H
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由各類處方或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制劑、傳統中藥、天然藥等所誘發的肝損傷,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5位。DILI一旦發生,通常會影響原發病的治療,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肝衰竭(AL
結直腸癌是目前我國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精準醫療理念及對腫瘤相關分子標志物研究的逐年深入,合理的檢測及應用結直腸癌相關分子標志物已經成為目前臨床實踐的重要部分。為了提高臨床醫師對結直腸
近日,《晚期結直腸癌治療:ASCO資源分層指南》發表在JCO Glob Oncol雜志,該指南旨在為臨床醫生、公共衛生領導者和所有資源條件下的決策者提供晚期結直腸癌治療的專業指導。目標人群為晚期結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