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30
中國罕見病聯盟Ⅰ型神經纖維瘤病多學科診療協作組聯合國內相關專業人士,共同制定本指南,旨在提高NF1診療水平,為患者提供同質化醫療服務。
2023-04-26
本文在共識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對共識內容進行具體論證分析,以加深臨床醫生、藥師等對GIST靶向藥物TDM的認識和理解,推動GIST靶向藥物的個體化治療。

2023-04-15
共識系統闡述了開放手術修復、腔內及雜交手術修復TAAA、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治療,就涉及內臟動脈分支重建的復雜TAAA的治療方式做出推薦,以制定促進TAAA修復的同時重建內臟動脈血運的最佳決策。
2023-02-13
為規范和指導溶瘤病毒產品的藥學研發、生產和注冊,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藥審中心組織制定了《溶瘤病毒產品藥學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見附件)。
2022-07-05
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影像數據分析更加精準,由此對大數據的規范化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準確標注是實現數據信息價值最大化的重要前提,直接影響AI模型的應用效能。目前AI技術已在顱內動脈瘤檢出及
2021-06-15
黑色素瘤是一類起源于黑色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發生于皮膚、黏膜及眼葡萄膜等部位。準確、規范的病理診斷對黑色素瘤的臨床治療及預后判斷至關重要。本指南以中國黑色素瘤規范化病理診斷專家共識(2017版)為基
2021-04-26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在很多國家是血液系統 第 2 位常見惡性腫瘤,多發于老年,目前仍無法治愈。隨著新藥不斷問世及檢測手段的提高,MM 的診 斷和治療得以不斷改進和完
2020-11-30
神經內鏡經鼻切除顱咽管瘤這一技術目前僅在部分神經外科中心開展,本次由多位專家聯合撰寫《神經內鏡經鼻顱咽管瘤切除技術專家共識》,旨在提高我國神經外科醫生內鏡經鼻切除顱咽管瘤的技術水平并規范治療方案,進而
但國內關于GIST 內鏡下診斷、治療及隨訪等問題均尚無統一的專家共識,因此制定一項全面的、以證據為基礎的《中國胃腸間質瘤內鏡下診治共識意見》顯得十分必要。為此,由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內
2020年6月,英國血液病學學會(BSH)發布了濾泡性淋巴瘤的調查和管理指南,濾泡性淋巴瘤(FL)是一種異質性疾病,本文主要是對2011年版指南的更新,主要內容涉及FL的診斷,確診后初步調查,FL預后
2020-05-30
由于血流導向裝置(FD)近年來才大規模應用于臨床,其治療顱內動脈瘤的適應證、圍手術期管理、手術操作技術以及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等問題在臨床上尚存較大爭議。臨床醫生在該裝置的使用上多依據個人經驗,國內業界
2020-05-25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在很多國家是血液系統第2位常見惡性腫瘤,多發于老年,目前仍無法治愈。隨著新藥不斷問世及檢測手段的提高,MM的診斷和治療得以不斷改進和完善。本次指
2020-01-09
2020年1月,由歐洲皮膚病學論壇(EDF)、歐洲皮膚腫瘤協會(EADO)和歐洲癌癥治療研究組織(EORTC)組成的多學科專家小組共同發布了黑色素瘤指南之診斷部分,文章主要針對黑色素瘤診斷的相關內容提出指導。
2019-10-07
2019年10月,韓國神經腫瘤學學會(KSNO)發布了成人WHO Ⅲ級腦膠質瘤指南2019年v1版。專家組建議成人WHO Ⅲ級腦膠質瘤應接受最大安全性切除治療,隨后依據腫瘤的分子和組織學特征進行放射治療和/或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