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亞太地區 AF 的疾病負擔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大。 直接口服抗凝劑 (DOAC) 已成為維生素 K 拮抗劑 (VKA) 的有效替代品,可用于預防 AF 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 亞太心臟病學會制定了這一共識聲
2021-05-14
為進一步規范和指導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提供可參考的技術規范,我中心起草了《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經中心內部討論,已形成征求意見稿。
2021-02-28
伴有創傷誘發性凝血病(TIC)的非控制性出血仍然是多發傷后可預防死亡的最常見原因。快速識別并積極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創傷性出血的治療始于現場,需要手動加壓,使用止血帶和(非)商品骨盆吊帶,并迅速轉移
本文主要內容為:1、目前對肝硬化出血和血栓形成的認識綜述;2、有創手術前肝硬化患者出血風險評估的循證理由,包括手術前檢測和實驗室分析的當前概念及其在預測出血并發癥中的作用等。
2014-08-20
2014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埃博拉出血熱更新了2008年版《醫療機構內疑似和確診絲狀病毒出血熱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指南》,該指南適用于埃博拉出血熱、馬爾堡出血熱等絲狀病毒出血熱病例,特別關注了防控措施執行的說明。
2011-06-29
目前對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患者醫療管理的改善已取得了非凡的進展,從而使急性期治療結果有了實質性提高。就這些進展而言,急性期抗血栓治療中的關鍵因素呈現平穩細化趨勢,現今的常規手段包括口服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和噻吩吡啶類藥物)、腸外靜脈或皮下給予抗凝血酶【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磺達肝癸鈉或比伐盧定】以及靜脈輸注糖蛋白Ⅱb/Ⅲa受體阻斷劑。另外,為行血運重建而早期應用冠狀動脈造影
這是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關于介入放射血管內技術在靜脈曲張出血治療中的應用的綜合指南。本文是對AASLD“肝硬化門脈高壓和靜脈曲張的風險分層和管理”指南的補充,并闡述了
2023-02-01
2022 年自發性腦出血患者管理指南提供了有關 ICH 患者的診斷、治療和抗凝劑使用的建議。AHA/ASA 指南提供了 124 條具體建議,其中 7 條被強調為與執業住院醫生最相關。
2022-06-20
由于老年人口比例較大,亞太地區的心房顫動(房顫)疾病負擔比世界其他地區更重。預計至2050年,亞太地區房顫患者約7200萬。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又稱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非維生素K拮抗
2021-05-15
既往的美國肝病學會(AASLD)指南闡述了肝臟血管病的診治,重點圍繞門靜脈和肝靜脈血栓;本部實踐指導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更新,為肝臟血管病、門靜脈和肝靜脈血栓以及肝病患者手術相關出血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持。本
1:ESGE建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H)患者中使用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評分(GBS)進行內鏡檢查前危險分層。 GBS≤1的患者發生再出血的風險極低,在30天內死亡,或需要醫院干預,可以作為
根據《埃博拉出血熱防控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熱相關病例診斷和處置路徑》、《埃博拉出血熱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埃博拉出血熱實驗室檢測方案(第二版)》工作要求,為了做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埃博拉出血熱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的防護工作,防止工作人員感染埃博拉病毒和發生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2023-09-20
本指南基于循證原則,就SAH診斷及嚴重程度評估、多學科診療配置、預防再出血治療及并發癥管理等多個方面形成了推薦意見,旨在為我國SAH臨床實踐提供規范化指導。
2022-09-06
危重癥患兒出血風險高,血小板及血漿輸注是兒科重癥監護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常用治療措施之一,在挽救患兒生命的同時,也帶來輸血相關性不良反應。為促進
2022 MASAC 文件 272 - MASAC 關于獲得許可用于治療血友病和其他出血性疾病的產品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