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作為內鏡下治療消化道病變的微創手術,目前國際多項指南和共識均推薦內鏡下切除為早期胃癌的首選治療方式。作為治療胃部非浸潤性腫瘤和早期胃癌的首選治療方式,ESD具有侵襲性小、一次性完整切除較大黏膜病變、病理診斷準確、術后復發率低及康復快等優勢和特點,在臨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7年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胃癌胃切除手術的ERAS研究,并在國內多家醫療中心得到應用,取得了較滿意的臨床效果。但目前我國尚無針對胃癌胃切除手術的ERAS方案指導臨床實踐。因此,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機器人與腹腔鏡外科專業委員會與《中華消化外科雜志》編輯部共同組織本領域專家,結合文獻、專家經驗和ERAS在各醫療中心的臨床研究結果,通過深入論證,按照循證醫學原則制訂了《胃癌胃切除手術加速
Am J Gastroenterol雜志于2013年2月發布了最新的胃食管反流病診療指南,這是繼2006年“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爾定義和分類—基于循證醫學的全球共識”之后該雜志首次對胃食管反流病的診療理念進行的一次全面、系統的更新,內容較前更為豐富。本文除了介紹2013版診療指南的結論及主要支持證據外,還會將新舊版意見進行對比分析,幫助讀者加深理解認識。
作為日本胃食管反流病指南的第三版,本文是對2015年版指南的更新。本次更新中涉及的重要內容包括:將胃食管反流病分為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爛性反流性疾病的治療流程,基于反流性食管炎嚴重程度的治療以及沃諾拉贊
2016年6月,日本胃腸病學會(JSGE)發布了胃食管反流病指南2015版,指南主要內容涉及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巴雷特食管以及臨床問題,治療方法等內容。
2019-05-20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胃腸外科學組和《中國實用外科雜志》組織了國內胃腸外科及微創外科領域內的相關知名專家,制定本專家共識及手術操作指南,以期為規范我國PPG 的臨床實踐、相關培訓及臨床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和技術參考。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種為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內或食管外,引起癥狀或并發癥。GERD在臨床表現、檢測結果以及治療反應性方面具有異質性。2020年版首爾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和治療共識主要針對GERD的診
2018年3月,北美小兒胃腸病、肝臟病和營養學會(NASPGHAN)聯合歐洲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協會(ESPGHAN)共同發布了兒童胃食管反流指南,該指南作為2009版嬰幼兒胃食管反流病診斷管理指南的更新,主要作為日常實踐以及臨床試驗的基礎。新版指南主要解決了8個臨床問題,涉及診斷,治療以及預后等。
2025-05-30
本文主要針對GERD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建議,以提高臨床醫師對這種疾病的認識,并支持臨床醫生對患者的診斷和管理,優化臨床結果。
2025-03-30
本研究提供了早產兒胃殘留評估及處理的循證依據,建議醫護人員在應用證據時,綜合考慮臨床實際情況選擇性應用最佳證據,促進早產兒喂養進程。
2024-01-15
由于不同的癥狀表現和復雜的多因素病理生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診斷具有挑戰性。食管酸暴露時間(AET)是診斷GERD的金標準,此外還有各種附加的診斷工具可用。本文主要基于現有證據評估GERD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