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2020年3月,國際血脂專家組(ILEP)發布了心力衰竭的營養支持意見書。心力衰竭(HF)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綜合征,一些營養制劑在心衰預防以及早期心衰治療方面顯示出一定臨床效果,本文主要總結了植物化學物
2019-06-27
2019年6月,歐洲呼吸學會(ERS)發布了急性呼吸衰竭胸部影像學檢查聲明,胸部影像學檢查在急性呼吸衰竭的診斷,監測和潛在疾病評估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用的檢查方法包括普通胸部X射線到CT,肺超聲以及PET-CT檢查等。本文是針對急性呼吸衰竭胸部影像學檢查方法進行了全面的回顧,針對每一項檢查評估的內容包括:適應證,技術因素,肺形態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與機械通氣潛在的相互作用。
急性心力衰竭(AHF) 是指繼發于心臟功能異常而迅速發生或惡化的癥狀和體征并伴有血漿利鈉肽水平的升高,既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以表現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償(ADHF),其中后者更為多見,約占70% ~80%。臨床上最為常見的AHF是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雖較少見,但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基于右心從胚胎起源、結構及功能皆不同于左心,本指南主要述及急性左心衰竭的相關內容。AHF是常見急癥,常危及生命,必須
2016-08-30
急性循環衰竭( 休克) 是以微循環功能障礙為基礎組織低灌注、多器官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病情危重。需要提高早期識別和診斷能力,早期采取針對性的個體化綜合干預措施,以改善組織灌注和氧供為中心穩定生命體征,保護器官功能,去除病因和誘發因素,并通過血流動力學檢測,進行危險度分層和預后評估。《急性循環衰竭中國急診臨床實踐專家共識》的發布,有助于提高我國急診科對急性循環衰竭( 休克) 的早期識別、
2015年10月,英國哥倫比亞臨床實踐指南中心(BC)發布了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和管理指南,指南針對基層醫療中≥19歲成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診斷和管理提出了改進措施。
2024-12-17
本輪共識依據中醫臨床診療術語及其修訂版對肝脾不調證的概念與歷史沿革進行更加詳細和規范性表述,將肝脾不調證分為“責在肝”和“責在脾”兩大類進行辨證論治。

2022-03-15
肝膿腫(liver abscess, LA)是致病菌通過膽道、肝動脈、門靜脈、直接蔓延等途徑侵入肝臟引起的肝內局灶性、化膿性病變,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感染性疾病之一。急診科作為肝膿腫首診的主要科室之
2021-01-30
包蟲病是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全世界公共衛生健康的問題。影像學技術在肝包蟲病的早期診斷、術前評價及療效監測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包蟲病影像診斷缺乏統一共識,不利于影像專業
2019-09-05
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 HB)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肝臟腫瘤,90%發生于5 歲以內。該病起病隱匿,早期多無癥狀,約20%的患兒在診斷時已發生遠處轉移。手術切除腫瘤是HB 的重要治療手段,能否完整切除腫瘤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但若診斷明確后直接手術,腫瘤完全切除的比例僅為 50%~60%,且單純手術治療的患兒容易術后復發。手術前化療對于提高外科手術的腫瘤完整切除率及降低腫瘤復發率起到
經過20 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與傳統開腹肝切除術相比,腹腔鏡肝切除術具有創傷更小、全身反應更輕、術中出血更少、住院時間更短、發病率更低及美容效果更好等優勢。國內有學者提出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理論體系,報道鞘內解剖法和鞘外解剖法腹腔鏡肝切除技術方法,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一系列的模式化腹腔鏡肝切除手術方式。為推進腹腔鏡肝切除的廣泛開展,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微創外科學專業委員會結合國際、國內和專家團隊的經驗,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