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種罕見的、急性的、潛在可逆的疾病,在沒有先前存在肝臟疾病的患者中會導致嚴重的肝損害和快速的臨床惡化。采用建議分級、評估、發展和評價程序審查科學證據,以制定建議。
2023-01-31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完善及民眾安全用藥意識的增強,藥物安全性事件被頻繁報道,藥物性肝損傷(DILI)尤其是草藥及膳食補充劑(HDS)相關肝損傷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給臨床用藥和藥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和肝病學分會于2013 年制訂了《中國HE診治共識意見(2013 年,重慶)》。近年來,隨著基礎和臨床研究的進展,人們對HE,尤其是輕微HE(MHE)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組織肝病、感染、消化、外科、中醫、介入、腫瘤、藥理、護理和臨床研究方法學等領域的專家共同編寫了本指南,旨在為HE 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本指南不是強制性標準,不可能包括或解決HE 診治中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全球公認的一種嚴重疾病,與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的高短期死亡率相關。本文主要確定了16個重要問題和領域,提出了一個全球統一的ACLF框架。

2024-12-25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與人工肝學組在我國《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年版)》的基礎上對指南進行了全面更新,以指導和規范肝衰竭的臨床診療。
2022-07-25
介入聯合抗生素已成為肝膿腫的主要治療手段,但臨床工作中仍存在諸多治療難點且缺乏治療規范。本共識對肝膿腫介入治療的適應證及禁忌證、介入治療操作細節、并發癥防治和特殊情況下介入治療策略進行歸納和說明,并闡
2021-04-09
本指南在2008年版《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和治療指南》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修訂,由中國肝豆狀核變性診治領域內知名專家反復討論并執筆成稿,并在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遺傳學組會議上討論定稿。
2020-11-05
本文對《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 年版進行解讀,內容涵蓋肝衰竭的分類、定義、分期、治療及預后評估等多個方面,旨在促進臨床醫師對肝衰竭的認識,在全面考慮患者具體病情基礎上,為制訂合理的診治方案提供參考。
2020年1月,美國胃腸病學院(ACG)發布了肝、腸系膜循環障礙管理指南,腸系膜,門靜脈和肝靜脈以及腸系膜和肝動脈疾病可導致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病、非肝硬化門脈高壓、肝硬化和干細胞癌。本文主要針對肝、腸系膜循環障礙的關提出指導建議。
2019-03-20
肝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約占兒童肝臟原發性惡性腫瘤的近80%。準確的病理診斷、分型及臨床分期是制定肝母細胞瘤患兒治療方案及判斷預后的前提和基礎。為規范肝母細胞瘤的病理診斷,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兒科病理學組和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病理專業委員會聯合組成專家組,經過反復討論,對肝母細胞瘤的規范取材、組織學分類要點、免疫組織化學、鑒別診斷、報告方式等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