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本次專家討論會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展開: 骨質疏松性骨折二級預防中患者的全程管理以及二級預防中熱點話題,包括骨質疏松的患者教育,診斷,圍手術期管理及治療隨訪評估,抗骨松治療療程以及雙膦酸鹽安全性等。
2014-09-20
骨科生物力學測試測量方法包括機械測試方法、接觸式測量方法以及非接觸式測量方法。機械測試方法包括拉壓試驗、彎曲試驗、扭轉試驗、純剪切試驗、疲勞試驗、拔出試驗、阻力矩試驗、微力學試驗等。接觸式力學測量方法包括電阻應變測量方法、硬度測試方法等。非接觸式力學測量方法包括光測法、聲測法以及磁測法等。此外,還有計算機三維圖像重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力學研究方法以及三維捕捉和步態分析方法。上述方法在骨科生
2014-01-20
為提高非特異性頸痛(又稱機械性頸痛)的治療水平,加拿大頸痛指南形成委員會2014年更新了整脊療法治療成人頸痛循證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所評價的治療方法中不包括針灸、外科手術、侵入性鎮痛治療、注射劑、心理干預、藥物治療(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指南共納入全世界發表的41 篇隨機對照試驗,同時參照相關24 篇系統綜述,通過嚴格的偏倚風險評估與證據強度分級,對11 種常見的治療方法給出了推薦建議。
2023-03-07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老年人的疾病,但與共病和虛弱相關的因素可能威脅到許多這種異質性群體的治療耐受性。在MM人群中定義特定的和臨床相關的脆弱評估工具的興趣越來越大,目的是不僅將這些脆弱評分用作預后
2020-05-30
靜脈血栓栓塞癥可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引起靜脈回流障礙,導致相應的機體變化。骨腫瘤患者行手術治療的血栓栓塞癥風險較高,目前國內尚無防治共識可供借鑒。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組織全國三十多位專家
2019-06-30
脊柱是惡性腫瘤骨轉移最常見的部位,約30%~70%的惡性腫瘤患者會出現脊柱轉移,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加速死亡進程。鑒于脊柱轉移瘤治療理念和手段的不斷進步,多學科協作的綜合治療日益完善,有必要對脊柱轉移瘤外科治療方案進行更新與優化。本指南旨在通過循證醫學的方法,從脊柱轉移瘤外科治療的評估與決策,圍手術期處理,治療方式的選擇,微創治療,椎體成形術等方面為脊柱轉移瘤的外科治療提供可靠的臨床依據,從而規
2019-01-30
骨肉瘤是最常見的骨原發性惡性骨腫瘤,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四肢為其主要發病部位。目前,保肢治療被認為是肢體骨肉瘤的標準治療方法以及有效的基礎治療手段。我國幅員遼闊,但技術發展不平衡,需要理論涵蓋充分、技術指導性強且適用于骨肉瘤治療領域的保肢治療指南。因此,本指南從保肢治療定義、手術方法、療效評價、術后處理與并發癥防治、康復指導與隨訪建議等方面系統介紹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療方法,從而規范和推進保肢手術技術
2024-07-12
日本骨科協會成立了一個委員會,旨在為臨床實踐中的醫務人員制定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的適當診斷和治療指南。
2021-12-02
本文是第3版日本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指南,主要內容涉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流行病學,病理機制,診斷,治療以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