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
激越(agitation)是精神科常見的一種急性綜合征。在ICD-10精神病學詞匯中,激越被描述為:明顯的坐立不安和過多的肢體活動,并伴有焦慮。在臨床實踐中,激越表現為一系列思維活動、情緒和行為從低到高不同程度的興奮過程,且無法平靜,嚴重時可表現為興奮沖動、威脅、攻擊、自傷等行為,而且激越常常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增加醫療成本。因此,盡早識別激越,預防激越程度發展嚴重,有效緩解激越相關的臨床癥狀,防止
2017-11-20
自2010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和中華神經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就眩暈診治的相關問題組織專家討論并達成共識以來,我國眩暈的診療水平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大家對眩暈的認識逐漸清晰,診斷與治療方案日趨規范。隨著臨床實踐的深入和相關理論的更新,又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結合近年來國內外的相關進展,對7年前發表的《眩暈診治專家共識》進行適當的更新。
2017-10-25
精神行為癥狀群(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NPS)可見于神經認知障礙的不同時期,包括輕度行為損害(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MBI)與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群(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MBI 是較認知障礙出現更早的行為和情感癥狀,如動機缺乏、情緒不穩定、沖動控制障
2017-10-24
神經超聲對于臨床工作的輔助診斷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操作者的技術和知識背景,為了便于廣大神經超聲醫務工作人員開展工作,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神經超聲專業委員會和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影像協作組撰寫了本操作規范,用于各級神經超聲醫師的規范化培訓。
2017-10-20
老年期抑郁障礙(late life depression, LLD)指年齡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出現的抑郁障礙,其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種較常見的精神障礙,在伴發軀體疾病患者中患病率可能更高,不僅損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而且增加照料者的負擔。老年人群中合并各種腦器質性疾病和軀體疾病的抑郁發作較常見。本共識中的抑郁障礙不僅包括抑郁癥,還包括其他疾病學分類中的抑郁發作。
2017-06-30
本指南旨在根據腦卒中康復評定與治療的最新循證醫學進展,參考2012年《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簡化版》的主要內容,面向綜合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按照簡單實用性的原則,推薦臨床評價和治療的共識性意見,以便于在我國綜合醫院的神經內科推廣普及腦卒中早期康復。證據水平(A、B、C、D)和推薦強度(4級)參考了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的相關標準 。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為臨床安全有效應用重復經顱刺激(rTMS)治療抑郁癥提供專家建議,主要內容涉及rTMS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性,患者評估,治療參數設置等。
2017-03-07
為了降低大腦半球大面積梗死(LHI)病死率,提高生存質量,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重癥協作組和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神經重癥專委會撰寫了《大腦半球大面積梗死監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共識主要針對的急性期診治,共涵括LHI判斷與惡性大腦中動脈梗死(MMI)預判、基礎生命支持與監護、部分顱骨切除減壓治療、低溫治療、系統并發癥防治和預后評估6個部分,發病早期溶栓治療、血管內介人治療和康復治療可參
2017年3月,美國精神病學會(APA)發布了應用氯胺酮治療心境障礙的共識聲明。一些研究為鹽酸氯胺酮在對以前治療產生抗性的心境障礙和焦慮患者中產生快速強大的抗抑郁作用提供了證據,本文主要針對氯胺酮治療心境障礙患者提供了一個整體概覽數據并指出了現有數據的局限性。
2017-02-20
腦炎是由腦實質的彌漫性或者多發性炎性病變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其病理改變以灰質與神經元受累為主,也可累及白質和血管。自身免疫性腦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類由自身免疫機制介導的腦炎。AE合并相關腫瘤者,稱為副腫瘤性AE;而副腫瘤性AE中符合邊緣性腦炎者,稱為副腫瘤性邊緣性腦炎。
2017-02-10
自1960年世界上第一個苯二氮?類藥物(BZDs)氯氮?(利眠寧)上市以來,BZDs的臨床使用已有半個多世紀。時至今日,盡管已有某些與BZDs治療效應相似的藥物,如非苯二氮?類催眠藥,新一代的抗抑郁、抗焦慮藥物等。但BZDs以其起效快、療效肯定、相對安全等優勢而仍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調研卻發現,尚有不少同行對BZDs的藥理特性、藥物選擇、使用方法、合理使用的理念、濫用與
2017-02-10
為規范阿片類物質濫用的醫療服務行為,原國家衛生部于1993年發布了《阿片類成癮常用戒毒療法的指導原則》,并于2009年9月進行修訂和發布,修訂后的名稱為《阿片類藥物依賴診斷治療指導原則》(以下稱《診斷治療指導原則》)。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和《戒毒條例》的實施,以及自愿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和社區康復工作的全面展開,以及新的治療方法的問世,《診斷治療指導原則》已經不能滿足不同濫用階段患
2016-12-15
為了幫助臨床醫生提高強迫癥的診療技能,自2014年開始,經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常委會批準,成立了《中國強迫癥防治指南》(簡稱為《指南》)編寫組,歷經2年多完成了《指南》編寫,最終由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常委會批準發布。 《指南》的讀者主要為臨床一線工作的精神衛生從業人員,包括精神科專科醫師、全科醫師、綜合醫院心理(心身)科及其他各科醫師、精神科護理人員、臨床社工師以及精神衛生管理人員。
2016-09-30
帕利哌酮緩釋片( paliperidone extended release,帕利哌酮ER) 是2009 年在中國上市的一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2011 年發表的《帕利哌酮緩釋片臨床用藥指導意見》幫助了醫生在臨床實踐中合理使用帕利哌酮ER。近年來,隨著帕利哌酮ER在臨床實踐中的廣泛應用和系統研究,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和實踐經驗,特別是基于我國人群的研究數據,為其在我國及全球的規范使用提供了重要素
2016-07-30
腦卒中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死致殘率高、疾病負擔重,已躍升為我國國民死因首位?。在目前有效特異性治療手段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早期預防是減少腦卒中疾病負擔的最佳途徑。風險評估是識別腦卒中發生、復發的高危人群,明確預防重點的有效工具,對腦卒中一、二級預防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已有了一些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及復發風險的評估工具,但面對多種工具臨床應該怎樣選用尚缺乏規范化的推薦意見。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和腦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