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0
早期妊娠人工流產是指女性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在妊娠14周前采用人工方法終止妊娠。子宮頸息肉、子宮頸肌瘤、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等良性疾病及既往子宮頸因病治療史等,可能導致子宮頸形態和質地的改變;
2020-12-08
一般認為妊娠12周前,超聲檢查判定的宮內妊娠囊或胚胎停止生長,或胎心消失且妊娠組織未排出者,被稱為早期妊娠稽留流產(missed early miscarriage,MEM)。MEM病因復雜多樣,往往
2020-07-30
宮內節育器(IUD)是我國育齡期婦女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安全、高效、長效、可逆、簡便、經濟。目前,國內使用的含銅IUD包括多種形態的支架型IUD和無支架固定式IUD。無支架固定式IUD結構獨特,在適用
2020-07-30
產后避孕是防止產后12個月內意外妊娠導致的人工流產及過短間隔生育而采取避孕措施,以降低母嬰健康風險。產后即時放置宮內節育器(IUD)是國內外首選的產后避孕措施,專門用于產后即時放置的產后無支架固定式I
2020-05-30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已成為全球性問題,且女性感染者呈增長趨勢。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 UNAIDS) 報告,截止2018年全球約
2020-04-30
40歲及以上女性在完成生育后仍需長期避孕,其婦科內分泌功能及生育能力逐漸下降,且患全身系統性疾病的風險逐漸增加,避孕方法的選擇與生育旺盛期女性有所不同,原則為既滿足高效避孕需求,又兼顧防治月經相關疾病
2020-02-20
中國15~24歲青少年占總人口的17.1%,由于初次性行為的年齡提前,而結婚、生育的年齡后移,使青少年人群一旦發生非意愿妊娠,多以人工流產為結局。為避免人工流產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利影響,特制定《青少
2020-01-15
早期妊娠稽留流產(missed early miscarriage)是指妊娠≤12周,胚胎或胎兒已死亡并滯留在子宮腔內,未能及時自然排出。流產發生時,雖然胚胎已經停止發育,但是胎盤滋養層細胞可以繼續釋放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胚胎及組織物未排出,孕婦有或無流血、腹痛等臨床癥狀,婦科檢查時宮頸口未開。早期妊娠稽留流產常常在超聲檢查時被發現。 臨床醫生在處理稽留流產時常常有許多困惑,為此中華醫學會計劃
2019-08-30
目前,國內關于人工流產手術是否應使用抗菌藥物以及如何應用尚有爭議,缺乏規范化。中華婦產科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基于我國的具體情況,結合國內外的相關規范和研究進展,制定“人工流產手術預防性抗菌藥物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供臨床參考。本共識適用于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及鉗刮術。
2019-08-15
本專家共識發布了不全流產的定義、歷史沿革、病因病機、診斷依據、辨證治療、預防調攝,明確了適合中醫藥治療不全流產的情況,給予中醫藥治療指導意見。辨證論治以脫花煎為主方,分腎虛型、氣血虛弱型、血熱型、血瘀型、熱毒型5型加減用藥,中成藥為桂枝茯苓膠囊、生化丸、益母草顆粒,其他療法為針刺、耳穴貼壓法。
2019-06-30
中期妊娠引產主要用于因醫學原因不宜繼續妊娠的情況。近年中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婦女再次妊娠引產的數量在增加。剖宮產術造成的子宮前壁下段的瘢痕是子宮的薄弱之處,如何解決“強烈的宮縮?不成熟的子宮頸?薄弱的子宮瘢痕”之間的矛盾是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孕婦中期妊娠引產的主要難點。如何選擇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的最佳方案,提高引產成功率;避免子宮破裂、軟產道損傷及引產術中或術后大出血等
2018-10-16
終止中期妊娠主要用于因醫學原因不宜繼續妊娠和非意愿妊娠的情況。由于近年來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加之“二孩政策”實施,有剖宮產史的孕婦比例增加;一旦發生胎盤前置狀態,胎盤植入的風險也相對增加。終止胎盤前置狀態伴植入的中期妊娠過程中,由于胎盤不能自行剝離或者只能部分剝離,可導致大出血、感染、子宮破裂,甚至危及生命。此類疾病是計劃生育臨床工作中的難點,臨床上常面臨三大難題:(1)如何選擇終止妊娠方式?(2)
2017-10-30
宮腔觀察吸引手術系統由一次性攝像吸引管、圖像處理器和圖像處理軟件組成。術中通過一次性攝像吸引管前端的微型攝像頭直觀探測宮腔,快速準確定位孕囊組織,定點負壓吸引,對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手術并發癥,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2025-03-27
本文是2012年癌癥和避孕臨床指南更新系列三部分的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廣泛適用于癌癥患者和癌癥幸存者避孕護理的關鍵臨床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