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泌尿外科協會 (EAU) 肌肉浸潤性和轉移性膀胱癌 (MIBC) 指南小組制定了這些指南,以幫助泌尿科醫生評估 MIBC 的循證管理,并將指南建議納入他們的臨床實踐。單獨的 EAU 指南文件可用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成年人常見的新發肝病,可導致肝細胞癌和終末期肝病。本文主要針對成人NAFLD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建議。
2021-07-16
目標: 1) 分析潰瘍性結腸炎 (UC) 患者依從性差/不依從性差的證據,包括其患病率、相關因素和干預措施; 2) 提供一個改善依從性差/不依從性的框架。 方法:采用定性方法。使用 Medline 進
2021-04-02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CSA)發布首個《變應性鼻炎及過敏性哮喘舌下免疫治療中國指南》,涵蓋變應性鼻炎與過敏性哮喘的流行病學、舌下免疫治療機制、適應證和禁忌證、標準化變應原制劑、標準化舌下免疫治療。
2020-08-02
遺傳性彌漫性胃癌(HDGC)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癌癥綜合征,主要以彌漫性胃癌和小葉性乳腺癌的高患病率為特點。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符合修訂后HDGC基因檢測標準的個體和家庭管理提供指導建議。
2019-09-20
2019年3月11日在Journal of VestibularResearch 電子版在線發表《巴拉尼協會血流動力性直立性頭暈/眩暈診斷標準》。這個標準的第一作者Kim Hyun Ah是韓國啟明大學神經內科專家,近年來他率領的團隊在交感神經功能異常與頭暈/眩暈關系方面做了許多出色工作。該標準的其他作者包括《巴拉尼前庭癥狀國際分類》第一作者、盧森堡神經內科專家Bisdorff,《巴拉尼持續性姿勢-
為了規范NAFLD 的診斷、治療、篩查和隨訪,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于2006年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制訂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第1 版),并于2010 年第1 次修訂。近8 年來,國內外有關NAFLD 診療和管理的臨床研究取得很大進展,為此,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聯合中國醫師協會脂肪肝專家委員會對本指南再次修訂。 本指南旨在幫助臨床醫生在NA
2017-10-03
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于2014 年8 月在合肥牽頭成立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起草小組。小組成員依據循證醫學的原理,廣泛搜集循證資料,并先后組織國內脾胃病專家就NAFLD 的證候分類、辨證治療、診治流程、療效標準等一系列關鍵問題進行總結討論,形成本共識意見初稿,之后按照國際通行的德爾菲法進行了3 輪投票。2015 年9 月在重慶進行了第一次投票,并根據專家意見對本共識意見進
2017-05-14
2017年5月,美國放射學會(ACR)發布了關于血管性跛行血運重建的影像評估標準。本文的主要內容包括應用無創血流動力學研究、動脈造影、無創影像學檢查進行血管性跛行血運重建的評估的相關建議。
2016年10月,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發布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評估肝纖維化的共識指南,該指南的第一版于2009年發布,基于在該領域的相關進展,APASL專家組更新發布了該2016版指南,主要內容涉及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標記物診斷肝纖維化,各種肝纖維化的評估方法,肝臟彈性成像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