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歐洲兒童、新生兒重癥監護學會(ESPNIC)發布了兒童危重癥患者的營養支持建議,營養支持對于兒童危重癥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本文主要針對兒童危重癥患者營養支持的相關內容提供指導建議。共涉及15個臨床問題。
2018-08-28
本文為第1版重癥兒童(>1月,<18周歲)患者營養治療指南,指南共針對15個臨床問題提出指導建議,強調了營養評估的重要性,尤其是針對營養不良的患者。
2018-01-03
放療是頭頸部腫瘤最常用的治療手段。惡性腫瘤本身代謝異常及治療過程中伴隨的急性和晚期毒性等極易導致患者發生營養不良,其發生率高達44%~88%,其中重度營養不良的發生率為20%~40%。患者一旦發生營養不良,其治療耐受性和敏感性會降低,治療并發癥會進一步增高,從而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治療費用,最終影響患者療效。因此,營養與支持治療是頭頸腫瘤患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這部分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營養與支
營養不良在先天性心臟病住院患兒中較普遍,尤其在合并心功能衰竭、肺動脈高壓等高危風險因素情況下,對住院患兒的臨床預后及生長發育影響尤其明顯。我們結合國內外先天性心臟病圍手術期營養評估、支持等相關文獻,及國內外兒童、新生兒腸外腸內營養相關臨床應用指南,綜合中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相關外科及營養治療現狀,形成了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營養支持專家共識,以期指導先天性心臟病圍手術期臨床治療及術后長期營養支持,并希望幫
2013-12-30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胎兒和早產兒委員會更新了早產兒出生時的呼吸支持指南。該指南對各種呼吸支持方法進行薈萃分析后建議,對于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RDS)的早產兒,應用出生后即刻予以連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和隨后選擇性予以表面活性劑的治療方法。結論:1. 對預防性表面活性劑用藥 對 CPAP的薈萃分析,以及其他未納入薈萃分析的早期選擇
營養支持治療是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ease,IBD)治療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又有很強的專業性。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廣州)》中對營養支持治療的內容未展開論述,現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聯合中華醫學會腸外與腸內營養學分會及國內部分胃腸外科專家討論制定本共識。根據證據級別的高低,本共識將推薦等級分為“強烈推薦”、“推薦”和“建議

2025-01-27
制定本科普框架中國專家共識,旨在提升健康科普工作者的規范化、科學化,推動符合我國國情的創新科普模式探索,促進人民健康水平的持續提升。
2023-07-10
該研究總結了生命末期成人住院患者護理評估的最佳證據,建議護理人員在應用和轉化證據時,充分考慮臨床實際情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生命末期成人住院患者護理評估方案。?
2019-10-24
本指南涵蓋組織和提供生命周期結束的護理服務,這些服務將在生命的最后幾周和幾個月(或某些情況下,幾年)提供護理和支持,并為此進行計劃和準備。 它旨在確保人們在所有護理環境中都能獲得所需的護理。 它還包括
2025-07-15
本文的目的是為無法維持足夠的口服攝入量的危重成人和兒童(不包括新生兒和燒傷患者)制定營養支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