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際糖尿病足工作組(IWGDF)更新發布了糖尿病和足潰瘍患者外周動脈疾病的診斷,預防和管理指南。IWGDF從1999年開始發布糖尿病足預防和管理指南,本文為糖尿病和足潰瘍患者外周動脈疾病的診斷,預防和管理指南,是對前一版指南的更新,指南主要內容涉及糖尿病和足潰瘍患者外周動脈疾病的診斷,預防和管理建議。
2025-03-03
本文主要討論了ITR治療難治性根尖牙炎或解剖畸變的生物學基礎、現有臨床方案、ITR治療現狀以及ITR治療的主要并發癥,旨在根據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進展,完善ITR的臨床管理。
下肢外周動脈疾病(PAD)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本文主要為指導臨床醫生治療PAD的多個臨床表現亞群(即無癥狀、慢性癥狀、慢性肢體威脅缺血和急性肢體缺血)提供建議。
本文主要針對無癥狀下肢外周動脈疾病和間歇性跛行的管理提供全面指導,專門涵蓋了動脈粥樣硬化性下肢外周動脈疾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2021-08-31
2021年8月,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下肢外周動脈疾病的流行病學,管理差距和未來方向的科學聲明。本文提供了當前關于下肢外周動脈疾病的流行病學、診斷以及管理差距。
2021-07-28
下肢外周動脈疾病(PAD)影響著全球2.3億成年人,與各種不良臨床結果(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中風以及腿部結果如截肢)的風險增加有關。盡管PAD很普遍且具有臨床重要性,但歷來沒有得到醫護人員和患者的
2022年4月,中國臺灣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更新了2017年版臺灣高風險患者血脂指南。本次更新的建議主要基于最新發布的臨床試驗數據,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外周動脈疾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管理。

該指導文件提供了 FDA 關于性能標準的建議,以支持基于安全性和性能的途徑中牙種植體和基臺的上市前提交。
2022-10-27
由于各種先天及獲得性原因導致頜骨生長發育異常而引起的頜骨體積、形態和空間位置的異常,造成患者牙關系及口腔系統功能異常與顏面部形態異常者,稱為牙頜面畸形。
2022-06-01
混合牙列期是乳牙列向恒牙列轉化的過渡期,生物學過程復雜多變,伴隨頜骨生長、繼承恒牙胚發育、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周圍牙槽骨的改建及軟組織的生長和功能的建立。混合牙列期的乳恒牙是否正常替換,對頜骨的正常
2021-08-01
錯(牙合)畸形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口腔三大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在我國有升高的趨勢,嚴重影響我國近2.6億兒童牙頜面功能、顏面美觀及生長發育,甚至影響兒童全身及心理健康發育。
2021-07-16
簡介:通過間接免疫熒光法篩查 HEp-2 細胞中的自身抗體,目前被認為是診斷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金標準。 ANA 模式國際共識的主要目標是就抗核抗體形態模式的命名和描述達成共識。這項工作旨在建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