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的:美國胸科醫師學會的靜脈血栓栓塞 (VTE) 管理指南并未針對炎癥性腸病 (IBD) 患者,后者是 VTE 和胃腸道出血的高風險人群。我們提出了預防和治療 IBD 患者 VTE 的建議。
2021-06-04
靶向BCR-ABL1融合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出現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逐漸成為一種可長期生存的慢性疾病。深度而持久的分子學反應被證實與顯著延長的無事件生存期、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具有良好的相
炎癥性腸病(IBD)內鏡活檢的組織學評估在臨床管理、調查研究和臨床試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討了IBD的組織學異常的定義,目的是提高診斷質量和促進評分方案的發展。
2019-10-25
脊柱關節炎是炎癥性腸病(IBD)最常見的腸外表現,本文主要針對存在脊柱關節炎癥狀的IBD患者的管理提出使用管理流程。涉及IBD患者慢性腰背痛、大關節單一關節炎、少關節或多關節關節炎,少關節和多關節關節痛的轉診流程。
2017-05-3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療異于我國肝病專家所熟悉的病毒性肝炎治療思維, 隨著NAFLD迅速成為我國第一大肝病,由感染性疾病領域向代謝性肝病領域的專業轉化無疑成為我國肝病專科醫師需要面臨的共性挑戰。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 何方平
2024-03-20
我們在本章節介紹了2023年糖尿病患者活動期夏科神經性骨關節病的診斷和治療指南,并提出了未來的關鍵研究方向。
2020-10-30
消化內鏡技術是炎癥性腸病(IBD)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工具,目前國際上尚缺乏消化內鏡技術在IBD診治中的共識意見。國內IBD領域的專家、內鏡醫師參照并采納各類共識意見中的相關條款、臨床研究結果,并在結合國
2016-07-30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在全國各區域、各省份逐步建立和完善IBD診治中心應為當務之急。但調查顯示,我國各大醫院IBD診治條件及水平差異頗大。因此,參考國際先進水平并結合我國當前及各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一套我國IBD診治中心的質量控制的基本指標,既有助于促進現有IBD診治中心的發展,亦有助于促進新的IBD診治中心的建立。
在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發病率正在增加。對最近與真菌感染治療相關的文獻進行了檢查,以解決兩個臨床問題。
2024-11-26
本文主要針對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骨髓增生性腫瘤(MPN)的管理提供指導。
2023-02-15
2021年3月《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雜志在線發表了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制定的炎癥性腸病感染的預防、診斷和管理指南。該指南在2014年指南的基礎
2021-07-07
為了建立正確的治療算法,并基于目前的科學證據,西班牙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工作組(GETECCU)決定制定這份關于克羅恩病狹窄治療的定位文件。本文檔涵蓋了三個方面。
2017-06-30
侵襲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系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并導致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的感染性疾病?中國侵襲性真菌感染工作組經反復討論,參照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感染性疾病協作組(EORTC-IDG)和美國真菌病研究組(MSG)標準?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IDSA)指南 及歐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員會(ECIL)等指南 ,對我國2013 年版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