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歐洲神經腫瘤協會(EANO)發布了腦膜瘤診斷和治療指南,腦膜瘤是最常見的顱內原發腫瘤,腦膜瘤初步診斷主要應用MRI,最后確診包括病理分類,分級和分子分析需要手術獲取腫瘤組織。本文主要內容涉及腦膜瘤WHO分級Ⅰ,Ⅱ,Ⅲ,脊髓腦膜瘤的診斷,治療以及監測隨訪等內容。

2023-07-31
本共識以循證醫學證據為指導,結合臨床新進展與專家意見,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島葉膠質瘤規范化手術治療方案,指導臨床標準治療,提高島葉膠質瘤手術切除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2022-05-23
我們參考國內外相關臨床研究結果和經驗,對MB制定相應的整合診療指南。希望有助于MB的規范診療和進一步提高MB的生存率和減低遠期副作用。
2022-05-20
旨在形成適合中國醫生的、針對中國人群的腦膠質瘤臨床診療指南,使國內相關從業人員能夠與時俱進,更好地服務于腦膠質瘤患者,并推進國內腦膠質瘤臨床醫學與基礎研究發展。
2022-02-15
丘腦膠質瘤手術對神經外科醫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成人丘腦膠質瘤的手術治療是國內外在神經腫瘤外科治療領域探討的難點問題之一。截至目前,丘腦膠質瘤的外科治療尚無相關診療規范,也缺乏統一的外科管理策略。
2022年2月,法國放射腫瘤學學會(SFRO)發布了神經膠質瘤的放射治療指南,神經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腫瘤,膠質瘤患者的治療基于臨床因素和腫瘤學特征。強烈依賴于可用的相關治療,如手術、放療和化療。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最常見的間葉源性惡性腫瘤。GIST涵蓋廣泛的臨床范圍,從基本上沒有轉移潛力的腫瘤到惡性危及生命的擴散性疾病。KIT或PDGFRA受體酪氨酸激酶功能獲得性突變是大多數 GIST
2013-10-31
2013年11月,Radiotherapy & Oncology雜志在線發表了新的頸部淋巴結分區標準,與10年前所發表的舊標準相比,本次更新的內容較多克服了以前標準中的諸多不足,新版的頸淋巴結分區更科學合理,臨床實用性更強;這將對放射腫瘤學、腫瘤影像學和頭頸腫瘤外科學等有重要的影響和臨床意義。附:新的頸淋巴結區域引流范圍及相應的原發腫瘤圖表
2020年10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發布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治療和隨訪指南。本文是對2015年版指南的更新,主要內涉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治療以及隨訪建議。
2023-03-31
種系SDHD致病變異體患者主要受頭頸部副神經節瘤的影響,在近20%的患者中,可能與來自其他部位的副神經節瘤共存(例如,腎上腺髓質、主動脈旁、心臟或胸椎和骨盆)。本文主要針對攜帶種系SDHD致病變異患者
對于許多全身性癌癥,靶向治療是標準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回顧了PTEN、H3F3A、MTAP、RET和IDH檢測的基本原理,并更新了TMB高和錯配修復缺陷的內容。

本共識基于現有國外指南和中國國內現狀,立足于現有循證醫學證據,對AIN的命名、流行病學、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隨訪管理等進行全面總結,以期進一步規范AIN診治和綜合管理,從而降低肛門癌的發生。
2022-12-15
中國垂體腺瘤協作組組織國內神經外科、內分泌科、放射科和眼科的專家,圍繞其診治特點進行討論,提出11條推薦意見,形成了《中國垂體瘤卒中診治專家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