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是指在各種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消化道黏膜發生炎性反應與壞死、脫落,形成潰瘍,病變可達黏膜肌層、固有肌層,更深者可穿透漿膜層。
2024-06-15
共識包括消化性潰瘍的西醫診斷、中醫病名、病因病機、辨證分型、臨床治療、療效評定、中醫藥循證醫學進展、預防調攝、轉歸與隨訪等,新增“當代名家經驗”條目,體現繼承與發展,為了更好地應用本共識,特解讀如下。
2020年1月,世界急診外科學會(WSES)發布了消化性潰瘍穿孔和出血指南,消化性潰瘍性疾病非常常見,仍是一個嚴重的醫療問題。本文主要針對消化性潰瘍穿孔和出血的管理提供指導建議。
2017-09-20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是指在各種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發生的炎性反應與壞死性病變,病變深達黏膜肌層,常發生于與胃酸分泌有關的消化道黏膜,其中以胃、十二指腸最常見。臨床表現為起病緩慢,病程遷延,上腹痛具有周期性、節律性等特點,伴反酸、噯氣、上腹部有局限性壓痛,可有神經功能綜合征,是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多發性疾病。中醫藥治療本病具有較好的療效。鑒此,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于200
2016-08-30
2013年,中華消化雜志編委會組織了國內部分專家,結合國內外文獻,基于循證醫學證據,共同討論擬定了我國《消化性潰瘍病診斷與治療規范(2013年,深圳)》。近3年來,隨著學科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消化性潰瘍診斷與治療領域有了不少新進展,為使"消化性潰瘍診斷與治療規范"與時俱進,特對其進行補充和更新。
2020年版日本胃腸病學會(JSGE)消化性潰瘍臨床實踐指南是該指南的第3版,本文為指南的英文版本。主要內容涉及消化性潰瘍的流行病學、出血性胃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非根除性治療、藥物性潰瘍
2018-02-20
消化性潰瘍(petic ulcer,PU)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于2003年重慶第15屆全國中西醫結合消化學術會議公布了《消化性潰瘍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2011年在天津公布了《消化性潰瘍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近年來,中西醫對PU 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績,有必要對中西醫診療共識意見進行更新,以滿足臨床診治的需
2021-01-01
日本胃腸病學會于2020年修訂了《消化性潰瘍循證臨床實踐指南(第3版)》。現對該指南的要點作適當解讀,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