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5
多學科綜合治療已成為臨床治療的模式和發展方向,疾病的綜合治療需要多學科的團結協作。多學科診療團隊(MDT)通常指由來自兩個以上相關學科,相對固定的專家組成工作組,針對某一器官或系統疾病,通過定時、定址的會議,提出診療意見的臨床治療模式。MDT是有計劃地、合理地應用現有治療手段治療疾病的組織保障,最先應用于腫瘤的治療過程中,目前已經深入到良性疾病,諸如神經內科、皮膚科、腎病科等各個學科治療中,甚至涉
2023-03-23
為進一步規范三維重建在胸外科中的應用,《人工智能一體化三維重建應用于胸外科的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討論制定了本共識。本共識依據目前三維重建技術在胸外科各種場景中使用的臨床經驗和已有的前瞻性或回顧性研究,
2022-10-28
鈣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是我國高血壓患者最常用的降壓藥物類型。大型高血壓患病率調查(2012年至2015年)結果顯示,CCB在我國作為高血壓單藥療法使
2021-09-30
皮膚鏡作為一項無創且快速的輔助診斷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的診療中,顯著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及診療準確率。
2021-09-01
皮膚鏡作為一項無創且快速的輔助診斷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的診療中,顯著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及診療準確率。大多數皮膚病的皮膚鏡特征與組織病理學特征存在關聯,研究其關聯性有助于加深對皮膚鏡征
中國卒中學會腦血流與代謝分會組織國內來自于神經內科、神經介入及放射、神經外科、神經影像、基礎研究及部分工程類和計算機專家,在2013年“缺血性卒中側支循環評估與干預中國專家共識”的基礎上組織討論并撰寫了本指南。 本指南參照中國卒中學會指南制定標準與規范撰寫,旨在總結目前國內外研究結果,推廣新的概念及臨床證據、提高對腦側支循環臨床意義的理解,推動腦側支循環的規范評估與治療。
2024-08-10
房顫不僅可引起心悸、胸悶不適等癥狀,影響生活質量,還可造成心功能損害或惡化,影響心排血量,導致或加重組織器官的灌注不足,引發腦卒中等血栓栓塞并發癥,增加猝死風險。

2023-09-30
期望本共識能夠促進中國在HCC治療領域臨床研究的創新,推動靶免聯合局部治療在HCC治療中的應用,提高我國HCC治療的整體水平,提高HCC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期。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發生將明顯延長患者的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增加病死率和醫療負擔。本文該指南是對 2014 年版本的更新,主要提出了急癥醫院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呼吸機相關性事件的預防策略。

本文是對2014年版急診醫院SSI預防策略的更新,以簡潔實用的形式突出臨床實踐指南重點,用來協助急診醫院預防手術部位感染(SSI)。
此前發表的指南為檢測和預防衛生保健相關感染提供了全面的建議。本文的目的是以簡潔的格式,提供實用的建議,以協助急癥護理醫院實施和優先考慮其艱難梭菌感染(CDI)預防工作。
本文的目的是強調切實可行的建議,以協助急診護理醫院優先考慮和實施通過手部衛生預防衛生保健相關感染的策略。
2022-12-10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重癥醫學分會專家委員會邀請國內無創動態心排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制定中國首部《基于無創動態心輸出量測量系統的被動抬腿負荷試驗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2022-08-02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常見急癥,須快速診斷評估和緊急搶救治療。絕大多數AHF患者不僅是在急診科首診和救治,且需在急診科“全程化管理”。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急診醫學分會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