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腸炎( radiation proctitis,RP) 是接受骨盆內臟器放療患者的常見并發癥。近年來,隨著放射治療在盆腔惡性腫瘤的普遍應用,放射性直腸炎的發病逐漸增多。 本共識的推薦原則是結合傳統中醫理論、文獻研究和專家經驗等綜合考慮而制定的,由于中醫藥治療放射性直腸炎的文獻研究大多數存在試驗報告內容不全面、設計欠規范、辨證選方多樣、療效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使試驗結果存在潛在的偏倚風
2017-05-23
為了規范放射性125I粒子病房輻射的科學防護和標準化管理,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粒子治療分會主任委員張福君教授發起,參考《GBZ178一2014:低能γ射線粒籽源植入治療放射防護要求與質量控制檢測規范》,組織臨床、放射防護和護理等多個學科的專家起草制定《放射性125I粒子病房輻射防護管理標準專家共識》,以便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2017-05-23
為規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臨床應用,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制定本規范。本規范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開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的最低要求。
2024-10-30
為加強中西醫結合,使更多的醫師能夠逐步開展中西醫協同治療,筆者組織中西醫專家梳理了當前中西醫診療AD的思路和方法,達成本共識。限于篇幅,本文僅涉及藥物治療。

2024-06-30
對于疾病不同階段、不同年齡段、不同癥狀、特殊時期或合并不同疾病的患者給出對應的中西醫結合策略。對實用性比較強的食療也予以充分說明。
2023-12-31
指南的第二部分討論了特應性皮炎 (AD) 的全身治療。它涵蓋了兒童、青少年和成年 AD 患者全身治療的適應癥等主題。
2023-02-20
總結出腸造口病人糞水性皮炎預防及管理的8個方面的相關證據,分別是造口定位、造口突出皮膚高度、造口支撐棒、凸面造口底盤、造口袋、造口附件產品、出院指導、處理措施。
這是 2021 年特應性皮炎管理臨床實踐指南的英文版。特應性皮炎 (AD) 是一種以瘙癢為主要病變的復發性濕疹為特征的疾病。在日本,從循證醫學的角度來看,目前治療 AD 的策略包括三個主要措施: (i
特應性皮炎(也稱為特應性濕疹)是一種常見于兒童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疾病。本文簡要概述了兒童特應性皮炎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征、診斷、治療以及患者教育的相關內容。
2022-03-15
2017年《澳大利亞藥師雜志》發表了《用于藥師的特應性皮炎(濕疹)管理指南》(簡稱指南),從日常護理、合理用藥以及藥師的責任3個方面給出了參考意見。該指南旨在結合最新的研究進展和臨床實踐的需要,對藥師
2021-12-30
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兒科常見的慢性炎癥瘙癢性皮膚病,與食物過敏有密切關聯,臨床對特應性皮炎伴發食物過敏的治療存在許多誤區,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兒童皮膚病專業委員會牽頭制定了首個中國《兒童特應
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常見于兒童,成人也越來越多地被認識。隨著AD治療發展的最新進展,臺灣皮膚科協會(TDA)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更新臺灣AD管理的共識。本報告介紹了2020年AD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