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5
我國2012年《中國中性粒細胞缺乏伴發熱患者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發布至今3年余,對臨床診療發揮了很好的指導作用。期間國際上關于中性粒細胞缺乏伴發熱的理念發生了一些重要的改變,我國在中性粒細胞缺乏伴發熱的細菌流行病學調查及耐藥菌監測方面也積累了大量臨床研究和流行病學數據。因此,參考美國感染病學會(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發熱和中性粒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臨床微生物學學組就如何根據臨床微生物檢驗工作流程和性質,選擇必要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評估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風險,以及采取降低風險的針對性措施和有效性評價制定本共識。希望臨床微生物

2024-01-15
經進行討論指導后最終形成“激光散射法微生物快速培養系統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促進激光散射法微生物快速培養系統在臨床中的科學合理應用。
2022-11-0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教育廳(教委、教育局)、科技廳(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生態環境廳(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廣播電視局、醫保局、中醫
2017-01-02
BACKGROUND: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r transfer (FMT) aims at replacing or reinforcing the gut microbiota of a patient with the microbiota from a healthy donor. Not many controlled or randomi
2023-05-17
該文件闡述了將AMR納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合作框架以應對這一全球發展威脅的重要性,有助于推動我國進一步提高對AMR的認識,并為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提供參考。
2016-07-21
尿路感染是由各種病原體入侵泌尿系統引起的疾病,致病菌主要為細菌和真菌,診斷或治療不當會導致不良后果。實驗室操作不規范將影響臨床診斷,不僅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增加患者經濟負擔,還會導致耐藥菌株的出現,增加感染性疾病治療的困難。因此,規范和提高尿路感染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本標準適用于開展尿液標本培養、鑒定和藥物敏感性試驗的微生物實驗室。制定過程中參考國內和國外已有的相關文獻和規范,考慮中國的實情,制
2024-12-05
腸道微生物群是人體基本功能的關鍵媒介,包括代謝,免疫調節,定植抵抗以及對藥物的反應。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與廣泛的腸道和腸外疾病以及對治療的反應有關。
2024-01-08
攝取食物是生物體完整生活史中的重要一環.對食物的正確選擇是動物生存與繁衍的必要條件.在食物匱乏的惡劣環境中,攝取更高熱量的食物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存活率.但是對于有更高食物選擇權的現代人類而言,不加節制地

2023-05-01
國家藥典委員會于2017年設立了“水分活度在非無菌產品微生物控制中的應用指導原則”研究課題。本文從指導原則的制定背景、研究思路、主要內容、相關說明和應用展望等5個方面綜合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