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大多數心血管病的發生率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而心血管病也是導致≥75歲人群死亡及致殘的主要原因。盡管心血管病會對高齡患者的生活質量、發病率及死亡率產生很大影響,但多數重要心血管病試驗沒有入選足夠的≥75歲患者,很多關鍵試驗甚至排除了患有復雜合并癥、活動或認知明顯受限、體弱或私人療養院的高齡患者。因此,現行指南沒有給出高齡患者臨床診療相關的循證推薦。有學者通過一項科學聲明總結了現行指南對高齡患者的治療
2016-03-16
2016年3月,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工作組發布了關于非阿司匹林非甾體抗炎藥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的意見書,非阿司匹林非甾體抗炎藥廣泛用于臨床實踐,近幾十年來已經發現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液體潴留及血壓升高,尤其是對于心衰的患者來說這些均可增加心血管風險。本文主要涉及這些藥物的作用機制及其各種情況下應用的證據,監管,公共衛生影響,平衡風險和獲益的內容。
2022年2月,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發布了風濕和肌肉骨骼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和抗磷脂綜合征的心血管風險管理建議。
2021-02-25
2020 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首次制定了有關心血管疾病患者參加體育運動的指南,本文主要解讀心衰患者部分,以指導他們開展適宜運動。
2016年10月,美國國家骨質疏松癥基金會(NOF)和美國預防心臟病協會(ASPC)聯合發布了關于鈣(聯合不聯合維生素D)補充對一般健康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的指南,文章只建議要鈣總攝入量不超過美國國家科學院規定的最大可耐受劑量,即每日2000-2500mg,飲食補鈣和藥物補鈣皆應被認為對心血管系統是安全的。
衛生保健研究與質量管控機構在2001年度的報告《讓治療更安全:一份重要的操作安全性分析》中提出11條促進病人安全的建議,其中一條是建議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時使用超聲引導。本文章的目的是提供全面的超聲血管置管指南,以過去多項應用研究為基礎科學依據,主要包括怎樣在超聲引導下建立中心靜脈通路:包括頸內靜脈(IJ)、鎖骨下靜脈(SC)和股靜脈(FV),并專門對兒童應用的特殊性作了說明,還包括超聲引導在動脈插管

2025-03-26
本文主要強調了在18歲至25歲或29歲之間的過渡階段——初成年期促進心血管健康的需要。介紹了優化心血管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的策略,強調了原始預防、早期干預和個性化方法的重要性。
2025-02-07
本解讀旨在對該指南進行要點解讀,幫助超聲和臨床專業人員更好地理解及應用該指南,規范高血壓心血管超聲檢查和診斷方法,指導臨床超聲檢查和應用。
2024-09-18
在這份科學聲明中,強調了影響亞裔美國人 CVH 的上游結構和社會決定因素,特別強調了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在分類的亞裔美國人種族群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