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于2006年被韓國復蘇協會制定,并于2011年進行更新,2015年10月國際復蘇聯絡委員會(ILCOR)發布了新的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促使韓國更新2011版心肺復蘇指南。2015版韓國指南共包括8部分內容,分別為:1.指南更新過程和亮點;2.成人基礎生命支持;3.高級生命支持;4.心跳驟停后護理;5.基礎生命支持;6.兒科高級生命支持;7.新生兒復蘇;8.心肺復蘇
如何使AACD-CPR方法能夠恰當、靈活、正確地運用于CA的救治,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肺復蘇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及心肺復蘇專家指導委員會、北京醫學會災難醫學與心肺復蘇分會、全軍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心肺復蘇學組、武警部隊危重病專業委員會等組成的《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編委會,特頒布《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之腹部提壓心肺復蘇臨床操作指南。
2012-04-10
美國心臟協會每隔5年會對小兒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與心血管急救指南進行修訂。2010年指南所作的更改主要包括:將“ABC”更改為“CAB”;心肺復蘇從胸外按壓開始;確認嬰兒使用除顫儀的安全性;心肺復蘇后處理等。為促進我國心肺復蘇培訓的推廣,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急診學組、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兒科學組和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學醫師分會兒科專家委員會根據
2017-11-06
2017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AHA)更新了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中關于兒童基礎生命支持和心肺復蘇質量的內容。文章提供了<18歲兒童胸外按壓的的相關證據概要和治療建議。
2017-11-06
2017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AHA)更新了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中關于成人基礎生命支持和心肺復蘇質量的內容。心肺復蘇術是一種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技術,盡管復蘇科學在不斷進步,但基礎生命支持仍然是決定預后的關鍵因素。

2024-04-30
心臟驟停(cardiacarrest,CA)是指突發心臟機械活動停止,循環征象消失,無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是臨床常見的嚴重事件,其發病率高,生存率低~([1]),是我國當下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挑戰之一,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匯集國內CPR 領域專家,基于國際CPR 指南的科學共識,結合我國國情和具體實踐,涵蓋了CA 前期的預防、預識、預警的“三預”方針,CA 中期的標準化、多元化、個體化的“三化”方法與CA 后期復生、超生、延生的“三生”方略,共同制定了《2016 中國心肺復蘇專家共識》,作為指導我國CA 綜合防治體系構建和CPR 臨床實踐的行動指南,為政府部門機構、醫院、企事業
2023-01-04
國際復蘇聯絡委員會于2022年11月發表2022年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科學和治療建議國際共識。該文結合文獻對該共識中的成人心肺復蘇內容進行解讀,主要包括基礎生命支持(通氣技術、胸外按壓中斷策略、
2016-02-01
前一講,我們解讀了2015 美國心臟協會(AHA) 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 簡稱2015更新指南) 的概論和基礎心肺復蘇,本期解讀2015 更新指南的第七章《高級心肺復蘇》?搶救心臟驟停期間,分為基礎生命支持( BLS,基礎心肺復蘇) ?高級生命支持( ACLS,高級心肺復蘇) 與心臟驟停- 后治療,這是一套連續技術與知識,但通常ACLS 含有BLS 與心臟驟停- 后治療?過去,有關復蘇的
體外心肺復蘇(ECPR)是利用體外膜氧合(ECMO)進行心肺復蘇(CPR)的技術。本文主要介紹了兒科體外心肺復蘇的相關內容,針對ECPR的團隊建設、決策、時機和實施等方面做出了詳細指導。
2020-08-10
本指南從范圍、術語和定義、心肺系疾病的中醫四診(心系、肺系辨證分型)、心肺功能評估、心肺功能訓練等方面對心肺康復流程進行梳理。其中心肺功能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心臟超聲、
2020-03-24
2020年3月,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遠程通訊心肺復蘇的政策聲明,文章主要描述了院外心跳驟停對工眾健康的影響并針對遠程通訊心肺復蘇的構建和維護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