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急診醫師對感染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特組織專家編寫本指南。專家組參考了國內外感染性休克相關指南的建議,并依托最新循證醫學證據,以病理生理學發生發展為基礎,制定規范化診治方案的指導意見,為急診科臨床醫生提供有價值的臨床指導。在指南內容編寫過程中,當專家們意見不一致時,指南內容將優先參考目前可獲得的病理生理學相關證據。
美國重癥醫學會(SCCM)更新并評估了兒童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的標準。SCCM工作組建議,通過疑似感染兒童的Phoenix評分至少為2分來識別兒童膿毒癥。

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癥醫學面臨的重要臨床問題,全球每年膿毒癥患病人數超過1900萬,其中有600萬患者死亡,病死率超過1/4,存活的患者中約有300萬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早期識別與恰當處理可改善膿毒癥患者的預后。近年來,國內外對膿毒癥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臨床實踐及證據不斷增加,2016年美國重癥醫學會(SCCM)與歐洲重癥醫學會(ESICM)聯合發布膿毒癥3.0定義及診斷標準,新定義的出現及
2025-05-14
本文闡述所有可能影響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生存率或其他臨床重要結局的治療策略,基于當前最佳證據和實踐,指導重癥監護病房(ICU)中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臨床管理。

2024-05-20
2024年兒童共識新標準強調了膿毒癥相關的器官損傷,可促進全球疾病流行病學數據的統一收集,為持續管理提供了基礎,從而改善患兒結局,并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信息。

2025-03-15
本文對該標準的主要內容以及與現有標準的差異之處進行解讀,以期為國內兒科醫生提供更為科學、有效的兒童膿毒癥診斷依據,尤其是便于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應用該標準,以提高兒童膿毒癥的診斷水平并優化治療效果。
識別產后出血和適當治療可以預防嚴重并發癥,同時通過盡量減少昂貴的干預措施和住院時間,降低衛生保健系統的成本。本指南旨在為產后大出血包括嚴重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的預防、識別和治療提供依據。
2020年日本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的管理指南是基于2016年版指南進行的修訂,本文是該指南的英文版。主要目的是改善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患者的管理及其預后。
為了提高中國創傷性休克及心臟驟停的臨床救治技術培訓與普及,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衛生應急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河南省醫院協會心肺復蘇專業委員會共同制定了《2019創傷性休克急救復蘇創新技術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該共識針對創傷性休克院前無法輸血、血漿的緊急情況,解決了容量復蘇晶膠液配比與搭配的問題。高滲晶膠復合液救治創傷性休克,用量小,穩定血壓效果好,可替代血及血制品,
2024-06-06
現對兒童膿毒癥現行標準的局限性、Phoenix兒童膿毒癥新標準的制定、定義和與現行標準的比較、新標準的注意事項及局限性進行解讀,供臨床參考,以期提高兒科醫師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的規范診斷。
膿毒癥是由宿主對感染的反應失調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膿毒癥與膿毒性休克是主要的醫療保健問題,每年影響全世界數百萬人,其中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人死亡。在最初的幾個小時內進行早期識別和適當管理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