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寨卡病毒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于2018 年組織國內有關專家,根據國內外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和寨卡病毒病防治相關方案及指南等,制訂了《寨卡病毒病防治中國專家共識》。本共識包含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學、病原學及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預防與控制等九個部分。本共識的發布對提高我國寨卡病毒病的診治水平和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016-06-09
2016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寨卡病毒傳播地區嬰兒喂養指南,該指南的目的是為寨卡病毒傳播地區的政府,衛生部門決策者以及健康護理人員提供建議,針對母親疑似或確診寨卡病毒感染以及居住或者前往寨卡病毒傳播地區的嬰幼兒指南建議采用正常嬰幼兒喂養政策。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自限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叮咬傳播,也有文獻報道寨卡病毒可通過母嬰傳播、罕見性傳播和血液傳播。臨床特征主要為皮疹、發熱、關節痛或結膜炎,極少引起死亡。WHO 認為,新生兒小頭癥、格林巴利綜合征與寨卡病毒感染有關。古今文獻中,沒有寨卡病毒病病名的記載,根據其流行病學、臨床特征,將其歸屬為中醫“瘟疫·疫疹”范疇。 本共識依照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寨卡病毒
2021-06-15
2021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寨卡病毒傳播地區的嬰兒喂養指南第2版。主要目的是為寨卡病毒傳播地區嬰兒喂養提供全球科學建議。
2016-05-19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關于寨卡病毒感染環境中妊娠管理的臨時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寨卡病毒流行地區懷孕婦女以及前往這些地區懷孕婦女的檢測和護理決策表。
2016年3月,國際婦產科超聲學會(ISUOG)發布了關于妊娠期寨卡病毒感染的超聲檢查臨時指南,由于當前多種因素的不確定性影響了妊娠期寨卡病毒感染的診斷和臨床診斷,本文主要針對妊娠期寨卡病毒感染孕婦進行超聲檢查提供指導建議。
2022-07-14
本臨時指南供檢測寨卡病毒和登革熱病毒感染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以及提供臨床管理或監測的臨床從業人員和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使用。

2024-10-17
該工具包是一套全面的實用工具和資源,它是關于一系列疾病和應對領域的 RCCE 準備和響應的一套工具包之一。

2025-07-04
新的 WHO 指南為影響人類的四種最廣泛的蟲媒病毒提供了臨床管理建議: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和黃熱病。
2018-07-20
本文依托于科技改革與發展專項應急項目,主要關注中國寨卡病毒宮內暴露相關的臨床特征和管理研究,我國有18 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其中未見孕婦,尚未發現因妊娠期寨卡病毒感染導致的新生兒小頭畸形的發生。雖然我國目前沒有發現相關病例,但是存在胎兒生長受限及小頭畸形患兒,其中一些患者病因不明,因此可以按照該管理建議進行篩查及評估,避免嚴重出生缺陷的發生,警惕寨卡病毒感染情況,我國可按照此管理建議對于小頭
關于依伐卡托 - 特扎卡托 - 依萊卡托聯合依伐卡托、特扎卡托 - 依伐卡托聯合依伐卡托以及盧馬卡托 - 依伐卡托治療囊性纖維化的循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