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2022年《糖尿病腎病病證結合診療指南》發布,指南涵蓋病證結合診斷、治療及康復等相關內容,提出了糖尿病腎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病證結合的診療模式,按照DKD中醫
2022-09-15
“五臟苦欲補瀉”理論起源于《內經》,是在基于法象思維的藏象理論基礎上,根據五臟功能失調的病理狀態,通過藥物的五味屬性,結合其自身生理特性,順應其生理特性為補,逆其生理特性為瀉,
2022-08-28
痛風是一種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其發病率在全球逐年升高,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因此,多個國家相繼發布了痛風
2022-08-25
《溫疫論》系統地闡述了溫疫陽氣郁滯的病機、證候、治療禁忌、辨證論治及自愈候等內容,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吳又可提出陽氣郁滯證的
2022-08-25
在觀察性研究中進行因果關系的推斷時,為提高研究結果的穩健性,常需要使用統計分析技術對未測量到的潛在混雜因素的影響進行估計。本研究通過系統回顧敏感性分析E值的應用進展,探討使用E值的優點和局限性,為在各
2022-08-24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有序控制,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進入康復階段。中醫歷來重視疫病恢復期的治療,以促進患者的康復、預后,并防止疾病復發。如何為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精準的康復治療是今后相當一段時期新
2022-08-19
抗腫瘤中成藥是中醫藥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適應證寬泛、循證證據不足,嚴重制約臨床推廣應用,勢必要不斷進行上市后研究,以凸顯中成藥治療的療效與優勢。基于此,現提出“以評促研、以研促評&r
2022-08-19
本研究以中醫傳統智慧—五運六氣理論為依據,選擇香港地區2020年1月18日(首例報告時間)至2021年8月31日間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的報
2022-08-15
從運動原則、運動評估、運動類型、運動強度、運動頻率與時間、運動支持和運動安全7個方面共總結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運動康復的19條最佳證據。
2022-08-14
該文運用文獻學研究手段,考察與梳理《黃帝內經》中的腧穴條文,分析與挖掘腧穴理論。該文認為腧穴并非靜態性的,從生理層面上,腧穴對于全身氣血具有輸注出入的特性,對于人體結構具有內通外聯的特性;在病理狀態下
2022-08-01
本研究匯總的 COPD 穩定期患者傳統運動療法的證據總結較為全面,具備可操作性,醫務人員可根據真實情境審慎地選擇實踐證據,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傳統運動療法提供循證依據。
2022-08-01
建議臨床醫務人員在加速康復外科的理念指導下, 遵循個體化、 循序漸進和全面鍛煉的原則盡早開展運動干預, 以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提升臨床護理質量。
2022-06-01
文章運用文獻學的研究方法,從中醫視角分析《童蒙止觀》的“六字訣”和觀想“十二氣息法”的相關內容。《童蒙止觀》認為,由風入息“四相&rdquo
2022-05-01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非藥物干預疼痛管理的最佳證據可為臨床醫護人員提供循證依據, 應用時注意因人而宜,并結合專業人士的評估。
2022-04-25
目前尚無根治重癥肌無力的特效藥,且該病因分型多樣、受病人群多樣,故其治療選擇也不同,長短期療效、預后及安全性也存在差異。為給患者選擇安全有效的用藥方案,本文將結合中外相關研究,對2020年中國免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