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 中國每年卵巢癌新發(fā)病例為52 100例,死亡病 例達22 500例[1]。卵巢癌的發(fā)病風險因素包 括家族史、遺傳因素、年齡、體質量、子宮 內膜異位癥、未生育、激素
2025-03-02
本共識主要圍繞卵巢癌類器官的規(guī)范化建立和臨床轉化探索展開,經過共同討論、修改撰寫,在國內卵巢癌領域形成共識意見草案。
關于晚期卵巢癌最大細胞減滅術的循證建議。這涉及去除所有或幾乎所有可見的癌組織。與標準手術相比,切除的組織更多。目的是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預后。
2022-04-01
根據 ASCO指南,解讀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劑(PARPi)在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fā)性腹膜癌中的應用。
2020-01-13
貝伐珠單抗是新型的靶向抗腫瘤藥物,主要用于晚期、轉移性或復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貝伐珠單抗通過與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結合,抑制VEGF與其受體結合,阻斷血管生成的信號通
2023-01-15
2022年9月基于最新公布且可能影響臨床決策的幾大研究數據更新,ASCO對該指南進行了快速更新,并于2022年9月23日在在線發(fā)表,本文旨在對更新內容進行解讀,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2022-08-15
卵巢癌發(fā)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第3位,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
本文主要針對卵巢癌和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影像學檢查提指導建議,旨在指導卵巢癌和結直腸癌患者腹膜轉移的適當適應證、獲取、解釋和影像學報告,以進行可操作性評估、治療反應監(jiān)測和隨訪。
2021-09-26
約有5-15%的卵巢癌發(fā)生在攜帶BRCA1和BRCA2基因的女性身上,具有遺傳性卵巢癌綜合征的女生發(fā)生卵巢癌的累積機會在攜帶BRCA1和BRCA2基因的人群中明顯高于一般人群。
2021-12-25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10%~15% 的卵巢癌(包括輸卵管癌和腹膜癌)與遺傳因素有關,遺傳性卵巢癌綜合征是一種涉及卵巢癌易感性增高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綜合征。
2018-07-02
非上皮性卵巢癌約占卵巢癌的10%,首發(fā)臨床表現(xiàn)以亞急性盆腔痛為主,其腫瘤生物學行為不同于上皮性卵巢癌,且通過合理診療甚至可以治愈。2018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頒布了新版指南即《非上皮性卵巢癌診斷、治療和隨訪臨床實踐指南》,用來替代2012年的ESMO臨床實踐指南《非上皮性卵巢癌的診治與隨訪》,在原指南的基礎上對非上皮性卵巢癌的發(fā)病率及流行病學、病理/分子診斷、分期和風險評估、早期及進展期